中国储能网讯:众所周知,锂电池诞生在美国,由日本企业率先实现商用,而后韩国企业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谁也没有想到,中国电池会有一天称霸全球。
这10多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演“弯道超车”的一幕幕,通过在规模、成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站上了世界之巅。
我们能因此“高枕无忧”了吗?当然不能!
从全球市场来看,当下日韩欧美等国都在促进能源转型加速、培育本土动力电池产业链,这些都将对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格局带来冲击。而且,以LG新能源为代表的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具备先发优势,也在加快扩张步伐,谋求“反攻”。
而更大的风险在于技术变革可能会导致动力电池产业格局重塑。目前,欧美日韩都在加大对下一代电池的研发,以期实现在电池领域“弯道超车”,而固态电池就是一项有望改变产业链的颠覆性技术。
“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技术开发总体上是领先的,如果它们能够率先实现全固态电池的装车应用,将会对现有的锂电产业格局造成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就像现在这一代电池技术一样,中国企业又得经历一个学习、追赶和超越的轮回。”真锂研究总裁墨柯说。
目前,很多海外厂商在积极开发全固态电池。例如,日产欧洲研发高级副总裁戴维·莫斯近日表示,日产已经成功开发出全固态电池,目标是2025年开始试生产,2028年生产一款由全固态电池驱动的全新电动汽车;宝马前不久也宣布,将与美国初创公司Solid Power启动下一阶段全固态电池的联合研发。
相比之下,国内厂商大多瞄准了半固态电池。如墨柯所说,半固态也能很大程度上解决电池的安全问题,这对于整车厂商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中国企业希望将其作为一个过渡方案,但国外整车企业大多并不看好。全固态电池的生产方式或许将有根本性的改变,海外企业基本上还是希望变革能一步到位。
居安思危,才能行稳致远。我国应加大对下一代电池的研发投入,以技术引领未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