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2022年国内锂电储能电池中标释放超38GWh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23-02-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作为双碳社会的能源基础设施,储能今年一路高歌猛进。无论从今年各月项目备案规模还是中标规模,均反映国内储能投资热度不减的现状。在众多储能技术路线中,锂电池储能凭借成熟的产业配套、较短的工期等特点,成为今年国内储能主流赛道之一。

GGII储能数据库显示,2022年国内锂电池储能项目备案规模总体处于上升状态,2022年第三季度备案规模更是凭借193个备案项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项目中标环节,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例。一方面,2022年国内锂电池储能项目中标规模在5月以前处于较低水平。受上游材料价格小幅下滑和地方政策力度加大等因素推动,国内锂电池储能项目中标规模明显上升,并在8月份到达今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2022年1-12月份国内锂电池储能项目合计释放中标量达38.4GWh(含EPC/PC等环节中标)。由于储能招投标采购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规模较大的项目采购及中标多出现在下半年。从下半年的项目备案和中标涉及规模看,H2国内市场发展势头相比H1更上一台阶。

另一方面,9月份碳酸锂等锂电池材料价格重新站上50万元/吨高位,导致下游系统集成商和业主群体放缓工程和电站投运进度,当月中标规模明显下滑。

从投资业主来看,能源、工程类央企客户,比如五大四小发电集团等是2022年国内储能项目投资采购的绝对主力。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央企针对储能电池、系统或者EPC的集采招标涉及规模达到26.6GWh,远超同期其他社会投资者。背后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央企集团响应国家号召,在低碳转型压力促使下稳步推进储能投资,投资行为受市场或成本因素影响更为有限;

2)上游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背景下,提高采购规模可增强下游业主对电池端的议价能力,央企群体经营规模优势明显,偏向通过集采方式锁定电芯。

GGII最新数据统计,国内涉及锂电池技术的电力储能开标项目量约285个,合计释放中标量达38.4GWh。中标的储能系统供应商方面,比亚迪中标数量排名第一。累计中标规模超过500MWh的系统集成商还包括中天储能、南都电源、海博思创和许继电气。

从具体的锂电池中标供应商来看,基本已形成三大玩家群体,除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老牌玩家外,跨界储能领域的玩家和新进入者的玩家均深度参与国内储能市场(主要指电力储能)供应链。其中海辰储能交付量超40个,在国内电力储能市场的项目交付量位居第一。

供应链成本方面,2022年储能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处于上升周期,目前系统端(电池系统+PCS,0.5C充放规格)的中标均价已达到1.3-2.2元/Wh,其中最大的成本驱动力来自储能锂电芯。2022年储能电芯采购价格已经从去年年底的0.8-0.9元/Wh,攀升至全年的0.9-1.1元/Wh。

由于电芯价格与上游碳酸锂价格联动程度较高,2022年碳酸锂价格全年持续在50万元/吨的高位。随着碳酸锂产能的逐渐释放,预计2023年价格开启下降趋势,储能电芯均价维持0.8-0.9元/Wh,系统则稳定在1.5-1.7元/Wh水平。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