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动力电池:原材料企业并非都“躺着赚钱”

作者:濮振宇 来源:经观汽车 发布时间:2022-12-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13家冲击IPO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中,只有脱胎于长城汽车的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1家的主业是动力电池,另外12家均是上游材料企业。


作为一级汽车供应商,蜂巢能源尚未实现盈利。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蜂巢能源净亏损分别为3.25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今年上半年净亏损仍高达8.97亿元。蜂巢能源在招股书中称,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是由于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产能爬坡以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增长等因素造成。

蜂巢能源亏损并不令人意外。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普遍面临较大成本压力,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等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也都出现了利润下滑或者亏损的情况。

但在12家上游原材料企业中,有7家今年实现了利润明显增长。其中,容汇锂业预计1-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458.91%-563.73%;紫江新材料预计1-9月净利润同比增长约40%-67%;赛纬电子1-3月净利润已超过2021年全年净利润;中瑞电子1-9月净利润同比增长54.18%;湖南裕能预计1-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2.55%-309.57%;贵州安达1-6月净利润也超过了2021年全年净利润;河南惠强1-6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8.06%。

7家今年利润明显增长的企业中,有4家主营业务与锂资源密切相关,包括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容汇锂业,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需要锂盐)的赛纬电子、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湖南裕能、生产磷酸铁锂的贵州安达。

而锂资源价格暴涨,被认为是此轮动力电池产业链利润失衡的核心诱因。2020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最低仅4万元/吨,但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处于40万元/吨以上的高位,整体涨幅超过10倍。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动力电池原材料企业都赚得钵满盆满。在经济观察报记者的统计中,5家动力电池原材料企业今年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4家出现了利润下滑或者亏损的情况。

招股书显示,中仑新材料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为-7.8%-5.61%;金杨新材料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16%-37.35%;海科新源预计1-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约-6.57%-7.81%;苏州华一1-6月净利润8204.93万元,不足2021年全年净利润的一半;上海格派1-6月亏损9882.8万元。

上述业绩表现不佳的5家企业,主营业务均与锂资源没有直接关联,其中上海格派主要精炼镍及钴产品,中仑新材料生产锂电池铝塑封装膜,金杨新材料生产电池精密结构件,海科新源、苏州华一虽然涉足锂电池电解液业务,但其产品原料不包括任何锂资源。

以上海格派需要采购的镍及钴资源为例,与价格持续位于高位的锂资源不同,镍和钴虽然也都是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但价格大起大落,并非一直位于高位。数据显示,镍价今年3月初保持在17万元/吨左右,3月9日达到约26万元/吨,5月末又回落到约21.7万/吨。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