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开启新一轮扩产增能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2-07-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实习记者林水静报道:近日,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火爆。据隆众数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负极材料投产7个项目,合计产能为28.3万吨;负极主要原材料针状焦每吨上涨2000-3600元,生焦涨幅超49%,油系锻后焦涨幅超29%。当前,针状焦油系生焦价格10300元/吨-10800元/吨,油系煅后焦价格13500元/吨-15200元/吨。

隆众资讯负极材料分析师梁淑婷表示:“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根据原料不同主要可分为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目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因具备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的优势,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比较紧俏。”

事实上,自2021年起,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增长,动力电池需求随之暴增,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逐渐紧缺。数据显示,2019-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产品产能复合增长率为42.33%,产能增长主要集中在2020-2021年,下游锂电池材料的扩张潮以及新能源行业一体化发展战略,是负极材料产品产能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今年上半年,已有多家企业陆续加码负极材料业务,扩产增能。科达制造在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提到,公司已完成“5万吨/年煅后焦-3万吨/年石墨化”的产能建设,将于2022年二季度启动1万吨/年石墨化、1万吨/年人造石墨的产能扩建;今年6月,贝特瑞发布公告定增募资不超过50亿元,将投资的负极材料建设项目包括1个硅基负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和2个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成品、10万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成品及其配套的8万吨石墨化生产能力。

此外,跨界入场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今年1月,尚纬股份发布公告宣布跨界转型新能源领域,对外投资年产20万吨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首期4万吨项目;4月,宁德时代与锦州石化合作的锦州时代新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在辽宁锦州开工。

梁淑婷表示:“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同时,石墨化作为重要的一道工序,能耗较高,成本占比最高。由于节能减排政策特别是‘双碳’约束,对石墨化产线开工率和产能扩张都造成了较大的限制。受此影响,石墨化加工价格开始持续上行,2021年起已从底部的1.3万元/吨,上涨至目前2.6万元/吨左右,累计上涨幅度约100%。”

在产能增长方面,梁淑婷进一步表示:“在现有生产线完备的情况下,加工一炉负极材料一般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如果企业要扩产能,包括建设周期、设备调试在内,最终产能得到释放大概需要一年以上,产能释放速度比较缓慢,负极材料紧缺现状预计年底才能好转。”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