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力发电成倍增长,却有三分之一无法并网。4月24日,在专家聚集深圳对科陆电子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华中科技大学开展的“兆瓦级风电储能及并网技术”攻关项目进行论证时,中科院院士程时杰表示,要以大规模储能设备的配套建设,来解决风电并网难题。
风能属于不稳定的间歇性能源,风电大规模并网后,这种间歇性的发电特点,会为电网带来安全隐患,提高电网企业的运营成本。风电并网成为横亘在风电企业与电网企业之间的难题。按规划,到2020年我国风能发电将比2008年增加10到15倍。然而,截至2009年6月,全国没有并网发电的风电机组已上升到500万千瓦,占风机总量的1/3。
“风电并网的技术问题是不能绕过去的,技术问题需要技术手段来解决。”工程院院士郑健超认为,“兆瓦级风电储能及并网技术攻关项目,将解决电网收购风电的技术问题,而储能技术不仅是风电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电力系统和整个社会的需要。”
此次“兆瓦级风电储能及并网技术”攻关项目,拥有坚实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华中科大由程时杰院士领衔提供风电的电网仿真模型,对钒液流电池的仿真模型,进行系统仿真研究;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973液流储能电池研究首席科学家张华民团队研发符合项目需求的全钒液流电池的设计方案,并提供全钒液流电池模块;科陆电子提供需求分析、产品系统成型、产品部件设计制作、生产、产品测试、工程安装等。
“此项目投资由企业自筹和政府资助,将完成基于大容量储能技术的风电机组高可靠性并网的解决方案,实现风电储能并网系统的远程监视与控制。”科陆电子董事长饶陆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