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5月24-26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2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洲际酒店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坚守储能安全底线,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在5月24日下午的“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整体解决方案”专场,徽理士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总经理分享了主题报告《新型电力系统下锂电池储能的应用》。经演讲人本人授权同意,小编整理了演讲速记,并将速记内容分享如下:
皮雳:感谢各位来宾!接下来我代表理士汇报一下锂电池储能电池技术的应用。
今天我的汇报主要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储能电池行业现状。
今天上午,各位专家和嘉宾对整个储能行业都做了很多的介绍,截至到目前,抽水储能的装机容量排在第一位,在整个电化学储能装机中,锂电池占比排名第一。
目前全球储能市场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在未来,我国在储能市场的发展将会是领先于全球的。
在整个电化学储能领域,前三名,截至到2019年是韩国、美国和英国。按照应用场景排名,可以分为电源侧、集中式、电网侧、用户侧和分布式以及微网络不同类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在各应用中的分布不同,也有各自适合的场景。
这是整个锂电池增长的速度。
这是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占比及增长的情况,其中电化学储能同比增长是59.4%。
这是累计的装机分布,其中锂电占比82.4%,铅蓄电池占比15.6%。
这是风电和光伏的累计装机总量。
这是2019年和2020年在建和立建的项目规模。
以上部分我就简单过一下,刚才嘉宾们都讲到过。
近年来,市面上成熟并商用的电池主要是铅碳电池、锂电池。
我们国家储能产业的总体趋势,是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每年的增长率,按照我们集团目前每年出货量的增长率,大概是达到了23%。
市场应用的展望:第一,电源侧辅助服务市场稳步推进。第二,集中式新能源+储能方兴未艾。第三,电网侧储能重启升势。第四,用户侧储能持续发力。第五,新基建给储能带来新机遇。
从目前来说,规模储能用锂电池、铅炭电池等大于10000次,在大于90%的能量效率下,采购成本小于1.5元/Wh,度电成本小于0.5元。我们认为下一代储能电池从寿命上来说,应该会超过或者说达到15000次,采用成本会降到1元/Wh,度电成本小于0.3元。目前,在寿命、稳定性、安全性和规模化应用上,铅炭电池已达到商用级别,相比锂电更优秀。短期内看好铅炭电池的成本优势,而锂电池有望在中长期崛起。
从我们对国内5G基站的数据统计调查结果,5G的手机站加上微网等,它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应该来说会接近1200亿,是这么一个大市场。
从整个供应商5G基站电源发展趋势来说,是从2G到4G到今天5G的这么一个过程。实际上2G最早的是独立+24V电源,到独立-48V电源,再发展到3G的与2G共用的48V,再到4G的与2G、3G共用48V的电源。一直发展到今天的5G,整合存量的电源余量,提升资产利用率,智能调度各类能源输入,最大效率运行,匹配业务发展,按需配置,灵活拓展。
现在5G能源与业务协同,是需要业务协同、网络协同、站点协同和功率协同,结合市电、储能、供电、温控、用电一直到供应。
传统方案会发展到一个智能运维的概念,也就是说,基于5G基站多变量的增加,对于功率的需求,考虑到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包括2G、3G、4G的基站,包括铅炭电池共用的情况下,要解决它的安全性,包括它的效率,实际上从今年已经开始走向了一种数字化智慧电源的概念。也就是说,它走到了一个智能锂电池的概念,也就是说它会把BMS加上ACTC或者是ECTC(音译)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和铅酸电池或者说锂电池混用,对外进行恒温以后恒压的输出,这样有效地提升电池的使用效率。
5G基站的电源发展与物联网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未来每个电池组或者说单体的电池簇,通过分流器等电子电气一体化设计来增强它的使用寿命和精细化管理。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理士企业的发展历程。理士公司是1999年成立,最早是在广东深圳,2000年成立了美国公司,到2003年成立了江苏理士公司。发展到今天,我们在全球有7大制造基地。
这是我们全球7大制造基地的布局,目前我们有2000万Ah的铅蓄电池及4GW锂电生产能力。
目前,我们有300多研发人员和两个院士团队,以及两个博士后工作站,一千多项专利,参与制定了40多项行业标准。
这是理士在安徽建设的锂电工厂。
这是我们理士针对储能系统开发的铅炭电池。
这是我们锂电池的技术线路,包括我们的BMS安全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
这是我们电芯一部分的性能介绍。
这是一些应用场景和一些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