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金投能源 发布时间:2014-11-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或者说电力体制改革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如果能够突破电力体制改革瓶颈,那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涉及改革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层面,与政府部门改革和垄断国有企业改革相联系。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或者说电力体制改革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如果能够突破电力体制改革瓶颈,那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当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政府碎片性电力监管体系问题

我国没有建立相互协调的综合性监管体系,各个监管部门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肘,影响电力监管效率,加剧了利益集团寻租。一是各种电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二是电力服务由能源局监管。三是电力企业负责人业绩由国资委考核。四是电力项目由发改委核准。

政府电价管理制度问题

一是政府对电价采取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直接审批,阻碍了电力市场发育,加剧了博弈和寻租行为,不利于对电力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二是电价调整自圆其说(比如2013年电价调整本来是一个复合过程,为规避煤电联动政策偏偏只说是结构性调整),缺乏确切的规则、透明度和公开清算制度。三是独立的基于绩效激励的输电电价及配电电价制度缺失,不能正确引导电网有效率的投资,加剧了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四是煤电价格联动政策不科学、操作性不强,严重地影响了投资者预期、发电商经营行为及动力煤市场发育。五是电价失去了价格的基本功能,电价调整错位代替财政税收政策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一个手段,掩盖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影响了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六是上网电价越管越多、越管越细,甚至打着各种节能环保电价的名义,实际上是在向计划经济的以成本项目定价方式倒退。

严重信息非对称性问题

一是调整电力价格所依据的信息主要靠电力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往往各有关方面所掌握的数据不同,一方很难说服另一方,最后靠有权力的一方拍板。二是对输配电成本的监管还是沿用财务会计的那一套,基本上流于形式。三是监管会计制度区别于财务会计制度,用于价格调整和经营发展业绩评价,在我国还是空白。四是输电服务及配电服务绩效评价还没有有效开展。五是基于监管的经营发展业绩和输配电服务业绩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还是空白。

电网存在诸多阻碍竞争问题

一是电网集网络自然垄断、调度垄断、交易垄断、购售电垄断、现金流量垄断、非电竞争性业务等不相容业务于一身,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并占有不该拥有的资源,加剧无效率和寻租行为。二是电网利用自然或非自然垄断权力将资源或利益向竞争性业务转移或输出。三是电网独家垄断购电和售电业务,阻碍竞买竞卖发电市场形成。四是电网利用购销差价盈利模式垄断现金流量,大幅降低其对宏观货币政策变化敏感度,致使其过度投资,大幅虚增的收入大大增加了在世界财富500强的排位。五是电费结算垄断、调度权力垄断、电量计划垄断(或主导)强化了电网寻租地位。六是电网购销差价盈利模式与调度垄断及电量计划主导权的结合,可以提升电网的盈利能力,同时损害公平和发电商利益。七是电网一家管、输配电业务不分提升了电网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博弈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政府监管能力。

市场竞争规则基本空白

一是年度双边竞价机制空白,电网购电量或发电商上网电量基本上由政府和电网共同主导确定。二是短期电力市场、电力辅助市场及期货市场规则空白。三是存在极小部分的替代电量竞争,但在公平、公开、透明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四是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根本就不是双边竞争机制,不能说试点成功。

电力企业政企不分问题

一是电力企业承担政府管理职能,而且这些职能与企业自身效益相矛盾,比如保供电问题。二是电力企业承担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这些职能也与企业自身利益相矛盾,比如在经济形势严峻情况下的电价调整问题。三是国有企业一股独大问题,使电力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带有明显的政府色彩。四是电力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基本上按照党政干部的选用方法,而进行的公开选拔试点仅仅是个形式而已。五是电力企业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极低,特别是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六是电力企业基本上实行党政机关准政府的管理方式,特别是集权化问题影响了市场化进程。七是电力企业政企不分问题大大降低了其对市场反映的敏感度。

电力改革思想和实践进入误区

一是十多年来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职能名存实亡,根本不能发挥作用,甚至销声匿迹。二是一直以来主要存在坚持5号文与反5号文两种不同意见,其实质就是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争论,但是反5号文派别占上风。三是反5号文派别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包括受其操纵的专家或伪专家),他们公开散布“输和配电不能分离”、“电网不能拆分”、“绩效激励电价制度不适合发展中电网”、“电力调度、交易体制独立和电网分离不利于安全运行和资源跨区域调度”等等奇谈怪论蛊惑人心。四是电力体制改革出现大倒退,旨在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大区电网公司被撤销,主辅分离不彻底,电网大举投资与其有紧密业务关联的竞争性业务,出现垄断业务向竞争业务输出资源和利益等等。五是电力改革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不敢触动既得利益,仅仅局限于局部或增量的改进尝试。

原标题: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体制改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