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微孔聚合物制备极强超电容器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0-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型聚合物的双键安排具有这样一种方式,一些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到框架的扩展区域,成为“电子云”。
    当施加电压时,相反电荷的离子聚集在两个电极上,形成极薄的固定载荷子区域, 来源:日本冈崎国家自然科学研究所
 
    未来的电动汽车,功能强大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便携式设备,都需要新一代储能材料,它们比目前的可充电电池更适合现代需求。在此,最好的材料被称为超级电容器。日本冈崎(Okazaki)国家自然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Natural Sciences)江丁林(Dinglin Jiang)率领的一个研究小组,现在又推出了一种新材料,具有杰出的超级电容器性能,发表在《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
 
    无排放电动汽车非常适合在城市行驶;但是,对于长途旅行,情况就不是这样。问题是源自可以存储的能量少,只能短距离行驶,之后再充电,也是源自可以传导的电流限制了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超级电容器可以克服这些挑战,因为它们结合了早期电容器和电池的优势:就像电容器一样,它们可以提供所需的高电流密度,同时又像电池一样,可存储大量的电能。 超电容器工作的电荷存储原理与充电电池不同,它由电极上的电化学双层组成,被电解质浸湿。当施加电压时,相反电荷的离子聚集在两个电极上,形成极薄的固定载荷子(charge carriers)区域。
 
    与电池相比,它只有电荷的转移,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有各种材料适于超级电容器,但尚未找到真正完美的材料。现在,日本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建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有一类材料具有有趣的特性,就是带有特殊微孔、像框架一样的有机聚合物。它们的双键安排具有这样一种方式,它们的一些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到框架的扩展区域,成为“电子云”。因此,这种材料可以导电。很大的内表面积是很重要的,因为要在孔中形成静电电荷分离层。江东林和他的团队已经合成一种含氮框架,上面孔隙的大小,最适合离子迅速流进和流出,这是快速充电和放电所需要的。氮中心与电解质离子互动,从而有利于电荷积累和离子运动。 
 
    这些不同优势性能相互作用,赋予这种新材料不同寻常的高电荷存储容量和高能量密度。江丁林和他的同事们证明,它们的微孔框架可以承受很多充电/放电周期。 更多信息:江丁林,《超电容储能和供电使用氮杂-熔融π-共轭微孔框架》(Super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 and Electric Power Supply Using an Aza-Fused π-Conjugated Microporous Framework),《应用化学国际版》(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分享到:

关键字:微孔 聚合物 超电容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