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当前用电需求增速趋缓的经济背景为再次电改提供了较好的窗口期,新一轮电改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市场化定价的电价体系。长江证券认为,渐进式电改对电力产业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直购电和零售电市场的放开所带来的新机会值得关注。
新一轮电改进入窗口期
自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5号文)以来,行业的市场化工作就从未停歇。“厂网分割”、“主辅分离”、“直购电试点”、“电监会成立”,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沿着5号文的基本精神在不断推进。但直到今天,电力行业在外界看来仍是完全“封闭”的一套系统。
2002年至今的“半程改革”提升了发电行业的效率,更在我国应对2003年、2004年电荒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必须承认,电网垄断格局所导致的行政电价体系给电力系统带来体制性缺陷,包括发电成本向电价传导不顺畅,电厂盈利大幅波动;发电企业效率差异未真正体现;电网可能截留部分社会利益等。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新一轮电改势在必行。而当前用电需求增速趋缓的经济背景为再次电改提供了较好的窗口期。
直购电、零售电成突破口
新一轮电改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市场化定价的电价体系,而其主要手段是将电网沿纵向按功能环节进行区分,并采用不同方式消除垄断。
具体来说,对于自然垄断属性强的输电环节,主要依靠政府监管以实现其公用事业化;而对于配电及售电环节,则可通过增加参与主体来实现竞争。最终改革要实现“放两头,管中间”的电价形成模式。
当然,考虑改革可操作性,判断国内电改将走日、法式渐进道路,短期的突破口包括:直购电扩大,零售电由增量向存量放开以及输配独立核算。
需指出的是,改革推进的前提是输配电成本的厘清。预计这也将是电改启动后的重中之重,核算范围将从专用通道到区域内再到跨区域。
原标题:渐进式电改带来两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