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光伏制造业持续回暖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11-15 浏览:

2013年以来国内光伏发电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带动上游光伏制造行业持续回暖。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行业已经进入持续的优胜劣汰和兼并整合的发展阶段,亟待完善产能退出机制以加快这一过程。

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国内新增光伏并网发电装机4吉瓦。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今年全年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0吉瓦。

在下游市场的带动下,今年多晶硅、光伏组件需求火热,产量稳步增加。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介绍,今年1-9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为9.8万吨,预计全年将超过12万吨;组件产量为23.5吉瓦,预计全年将达到30吉瓦。而2013年全年多晶硅和组件的产量分别为8.4万吨和26吉瓦,今年增速将有望达到50%和15%。

与前两年几乎全行业停产相比,国内多晶硅产能正逐步恢复。王勃华表示,目前已经有18家多晶硅生产企业恢复生产,有效产能达到15.6万吨左右。而去年二季度至今,国内部分光伏组件龙头企业一直满负荷生产,仍不能满足订单需求。

除了产量在稳步增长外,国内光伏制造行业的市场结构也变得更加集中。在前几年行业困难时期仍然坚持研发投入的企业逐渐脱颖而出,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寄希望通过“休克疗法”度过行业“寒冬”的企业则逐渐被市场“抛弃”。

在已恢复生产的18家多晶硅企业中,前五名的产量大约占到总产量的80%以上,剩余13家的总量则不到20%,而目前仍然停产的企业未来则更加难以开工复产。从技术角度看,行业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改良西门子法,而行业龙头企业保利协鑫则已经在硅烷流化床法上取得突破,生产成本有望降至8美元/公斤。

组件行业情况也比较类似,今年上半年产能最大的前15家组件企业的产量超过了总产量的83%。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光伏组件行业全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已不存在,行业内企业的分化已经形成。2013年以来,领先企业已连续几个季度保持满负荷生产,其他符合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产能利用率也能达到80%左右的合理水平,而落后企业则只有50%左右,甚至更低,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高纪凡认为,未来几年光伏制造行业还会处于持续的优胜劣汰和兼并整合的发展阶段,而只有在完成这一过程之后国内光伏制造行业才能真正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兼并整合过程越长,对社会资源的浪费越严重。对此,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尽快完善产能退出机制,加快行业兼并整合。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制造业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