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声波发电技术问世通话或能为手机充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2-11-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美国《发现》杂志网站近日报道,韩国科学家日前发明了一项能够将声音转化成电能的新技术,这样可以使手机通话时间越长,电池电量就越足。由此,《发现》杂志将健谈的青少年称为是世界的下一个可再生能源库。
 
  据悉,研究人员将炉甘石洗剂的主要成份(包括主含碳酸锌的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等)转化成了一种微细材料,正是它实现了声波向电能的转化。它不仅能够利用人的声音为手机充电,也可以将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噪音变废为宝,为国家电网提供电力。
 
  该研究已经发表在了国际顶级材料科学类杂志《高级材料》上。文章两位通讯作者朴勇俊与金相宇表示:“就像扬声器将电信号转化成声音一样,相反的过程——将声音转化成电力——也是可能的。正因如此,声音有了不同的应用方式,如制造出通话期间利用声音充电的手机、在公路旁建造采集车辆噪音发电的隔音墙等。”
 
  据介绍,声音之所以能够用来发电,离不开一种被称为压电材料的物质。当这材料被挤压发生弯曲时,就能将挤压它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压电材料其实并不罕见,蔗糖、石英,甚至干燥的骨骼都属于压电材料。因此当这些材料被挤压变形时都能产生电荷。
 
  过去几十年中,科学家已经成功将电力灌入压电材料中,应用于环境传感器、扬声器等设备。而在过去几年里,科学家们也已经在其相反过程中——从压电设备中获取电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大部分这些设备消费者目前仍然无法买到,它们大多通过压电材料搜集人走路、跑步等的机械能。美国陆军甚至考虑将子弹的物理冲击波转化成微弱的电流,为车辆提供部分能量。
 
  韩国科学家此次想要驾驭的声波是一次较为新颖的尝试。试验过程中,他们利用氧化锌制造出了一段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纳米线。研究人员用100分贝的声波去冲击两个电极,结果得到了大约50毫伏的微弱电流。显然这还不够手机使用,因为手机的运行平均需要几伏特电量。但韩国科学家表示,50毫伏电流虽然不是很强,但它至少验证了一种思路,即将声波转化成电能是完全可能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能量输出。
分享到:

关键字:声波 发电 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