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
11月4日,比亚迪在北京发布了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针对出租车及公交大巴市场推出“零元购车·零成本·零排放”理念,这一方案旨在解决出租车公司及公交公司一次性购买电动车的资金压力,同时加速公交电动化进程。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开行)为该方案提供金融战略支持。据了解,此次国开行给予比亚迪100亿元的授信额度。
业内人士分析,拿到100亿的支持也是比亚迪努力的结果,这种模式对于比亚迪以及公交或者出租集团来说在资本上都得到了最大的优化配置,或是一种可行方案。比亚迪开展纯电动汽车推广,在地方保护政策严重的情况下,走迂回战略,像没有汽车工业的城市优先推广,慢慢包围中心城市,未来或者有一定的突破。
新能源前景拐点隐现
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拐点将在2013年或2014年到来,届时将是比亚迪汽车发展的又一个机遇。


王传福认为,拐点城市或以深圳为首。
据了解,2010年5月,首批50辆新能源车型比亚迪e6作为出租车投入运营,2011年8月,追加投放250台,2012年底,深圳市再次追加投放500台e6纯电动出租车,总数达800台,这让王传福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对其他城市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目前昆明和天津已经开始有大规模的订单,相信不久后,示范效应将进一步扩大。
而海外市场上,比亚迪也先后与荷兰、新加坡、美国、丹麦、德国、加拿大等国签订新能源车项目协议,在以色列、加拿大、西班牙、伦敦实现电动车的运营或试运营。
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比亚迪都屡获订单,这无疑增加了王传福的信心,也让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更进一步。虽然是不是拐点还未可知,但是纯电动出租车和纯电动大巴将进一步得到推广已经毋庸置疑。“零元购车”则成为其纯电动推广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零元购车
据王传福介绍,所谓“零元购车”,是指集团客户不用一次性承担购车资金压力,可采用“零首付+分期付款”模式购车。为使不同性质的客户都能享受到这一便利,比亚迪共推出三种操作模式: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和买方信贷,同时满足出租车公司和公交公司的不同需求。客户可根据需求和具体合作业务自由选择合作模式。
目前,该方案已经得到了国开行的全力支持。借助于国开行的融资优势和比亚迪的产业优势,双方拟共建投融资平台,谋求建立新型的产业集团与金融集团全方位深度合作的投融资模式,实现制造商、投资商、经营商和消费者互惠互利的共赢局面,真正推动公交电动化的规模化运营。
有业内人士分析,比亚迪获得100亿资金,开启的融资租赁模式确实成为新能源的一种发展思路,在新能源政策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比亚迪此种模式或者为新能源的推广开启一种新的模式。而借助这100亿的资金,或许为比亚迪抢占市场先机提供一定的作用。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对新能源电动大巴的缺口是200亿左右,而比亚迪有了这100亿的授信额度,就相当于抢占了一半的市场份额。
贾新光对车讯网编辑分析,比亚迪的电动车采用金融运营方案、分期月供,免去地方政府负担和个人资金压力,多方受益,是个不错的思路。
机遇挑战并存
乘联会秘书长饶达对于比亚迪此举表示,比亚迪这种新的营销模式,既有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从目前形势来看,虽然比亚迪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和深圳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更广泛的海外市场以及国内大多数其他城市,比亚迪纯电动车发展并未顺风顺水。
购车成本高、充电设施不足、配套设施不全面、动力电池组安全问题都成为制约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而公共购买力方面,地方政府保护、政策摇摆不定都使得很多城市在选择电动大巴和纯电动出租车的过程中没能选择比亚迪。
通过最新发布的新能源战略,比亚迪未来还需在公共关系上多下功夫,攻克地方政府保护难关,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虽然想要打破地方保护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比亚迪已经开始在昆明、天津等地取得一定的成绩,说明市场还是有需求的,比亚迪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走,相信未来可以走进更多的城市,慢慢覆盖全国。
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则对车讯网编辑表示,比亚迪目前放弃个人用户,专心做公共交通市场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在现阶段是最为合适的战略,比亚迪在深圳、杭州尝试个人用户没有较大斩获,和现阶段配套设施不完善以及政策优惠和指向作用不明显有直接关系,王传福及时调整战略专做公共交通以及定向用户比如机场摆渡车、宾馆接送服务车或者更加合理,也会更有突破性。
再看王传福在发布会上的激昂表现,雄心壮志或许也并不是梦,对于一个肯于埋头苦干的自主品牌,市场需要给予更多的鼓励,然而更需要其本身的资本过硬,禁得起市场的推敲和检验。此次新能源战略的发布,将开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又一里程。而结果如何还有待市场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