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目前是中国推进价格改革的最好时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4-11-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会议指出,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有利于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合理的价格信号促进市场竞争。

价格改革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难度也最大,因为它牵扯到国企改革、打破垄断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是改革最难啃的骨头。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会议就提出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公报还要求完善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形成机制。

今年初,发改委确定年度经济改革九大任务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位列第二。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今年已经启动了对新疆棉花和东北、内蒙古大豆实行目标价格的试点工作,推出了全国范围内居民阶梯气价政策,放开了所有电信业务资费管制而实行市场调节价。此外,还要求放开种子、桑蚕茧和小工业盐价格,并在新建的准池铁路货物运价实行市场调节。

未来,还应该进一步触及价格改革的核心。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人们对一些价格垄断颇为不满的同时,又对价格改革心存担忧,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些领域的价格改革似乎意味着涨价。对于这个问题,李克强总理在这次会议上强调,价格改革是为了切实形成一种由市场需求定价、“有升有降”的合理价格机制。他表示,市场定价实际上是给了消费者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从长远来看,对于消费者是有利的。

目前是中国推进价格改革的最好时机,这是因为PPI、CPI在过去数月持续走低,而且在国际上,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和资源价格也开始大幅回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过去数年,中国的价格改革在一个通胀的环境中总是助长通胀预期,使得价格改革阻力较大。当前物价平稳且上游价格下降明显,创造了资源价格改革稳步快跑的机会。

改革首先要尽快放开竞争性领域、垄断领域和社会需要而产品和服务短缺的领域,政府退出竞争性领域,有序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各要素市场。不能放开的领域要完善定价方式,不能继续像以前那样黑箱操作,而是要公开定价方式以及价格形成过程,举行听证会应该广泛征求民意而不是走过场;即使是少数关系国家命脉的核心领域,政府定价也要接近市场价格的走势。

价格改革的本质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打破垄断,引进更多市场竞争主体。决定价格改革的是行政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也是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的前提,可以看出,价格改革处于整个改革的核心位置,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不管是目前难得一遇的改革时间窗口,还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任务,都要求价格改革务必知难而上,加快改革进程。

分享到:

关键字:价格改革 电价改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