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国内隔膜厂商对涂覆膜认识太肤浅,很多隔膜厂商花几十万元买台涂布机,仅仅把基材简单地黏上就敢拿去送样。甚至有些厂商做涂覆膜只是为了掩饰隔膜本身存在的缺陷,拿B品或C品隔膜涂覆后当A品隔膜卖。
事实上,陶瓷隔膜虽然可以提高隔膜的耐热性、电池的吸液保液量和电池的安全性,但同时也会增加2-3靘的厚度,使电池能量密度降低,价格提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3C电池隔膜都往12靘和9靘发展,16靘最普遍,代表的是整个行业的领先技术,但是除了苹果单,其它订单应该不会用陶瓷隔膜,毕竟价格在那儿摆着。”
尽管国内如ATL、力神等大的电池厂商已经批量在用陶瓷涂覆膜,但用的是自家改性的,且存在掉粉等问题。有电芯厂商明确表示:“公司使用过一段时间的陶瓷隔膜,除了高温下隔膜的收缩有所改善,其它方面几乎没什么改善。”
记者了解到,目前陶瓷涂布技术主要还存在涂层附着力、均一度及吸水等问题,这取决于陶瓷材料及涂布的工艺。若陶瓷层不够致密,则对耐热性改善不明显;若过于致密,则会堵孔,使得电池循环差、倍率差,因此氧化铝的选择和涂覆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新乡市中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向东告诉记者,格瑞恩也正在解决这些问题,成效不错。
事实上,涂覆的工艺有很多种,要求也很多,如涂覆用的隔膜孔隙率要适当大,透气度要适当小,还要配合电池厂的体系。总体而言,隔膜涂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隔膜厂商单独开发出相应的基材,再进行处理,通常用的隔膜直接涂覆效果不太理想。
“对于新进隔膜厂商,建议还是老老实实地把基材做好,不要急于涉足新的产品,一般新的隔膜没有两年以上的实际应用时间,产品的稳定性很难让人信服。”上述电芯厂商表示。
随着一起电动汽车安全事故的曝光,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成为关注的焦点。因隔膜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选择哪种隔膜用于动力电池,业内各执一词。
记者了解到,目前锂电隔膜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干法又分单拉和双拉。一般而言,干法隔膜由于工序简单,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小,具有成本低、污染小、孔更均匀的特点,而在大功率电池方面,湿法隔膜更有优势,主要是安全性和热收缩性小。
事实上,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主要还是采用干法隔膜。
也有隔膜企业表示,实际上目前主要的公司隔膜还是用干法。“干法不光是技术成熟,它还有其他特性是湿法比不了的,比如长时间的存储。再有就是价格,湿法的价格高。”该负责人认为,陶瓷隔膜大规模替代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目前国内隔膜的产能主要来自于干法工艺,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隔膜厂商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研发投建湿法隔膜生产线。
为解决电池的安全性问题,近年来涂覆膜确实为电池厂商所追捧,也引发了隔膜厂商做陶瓷涂覆的热潮。但现实情况是,国内隔膜厂商对涂覆膜认识太肤浅,真正应用成功的不多,国内真正掌握涂覆技术的厂家还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