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路太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您或许亲身体验过或至少听说过太阳灶收集太阳光热烧水的便利,但您可曾想像,太阳灶收集的光热,也能用来发电,点亮千家万户的灯盏。眼下,国内一批官员、学者和企业家正在争分夺秒,要让太阳能光热发电走进寻常百姓家。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胜红预测,2015年到2020年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进入初步商业化运作阶段,太阳热发电项目将快速进入区域性发展。
 
  但更多的反对声音认为,从“热烧水”到“热发电”或许仅一步之遥,却需耗费或许几代人的努力。
 
  技不精——最大瓶颈
 
  根据聚热方式,光热发电可分为槽式、塔式和碟式三种。近年来,我国在发展这三种集热技术领域都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各种系统均有示范项目正在投建。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是聚光集热装置及反射镜传动和跟踪系统,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数企业掌握相关技术及设备制造能力。而目前最为成熟的槽式热发电技术的真空玻璃集热管损坏率高,其使用的导热油一吨动辄三四万元,价格昂贵,属于成熟但不理想的状态。而塔式的发电效率还比较低,蝶式仍处在试验阶段。
 
  从全世界应用太阳能光热发展的情况来看,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从技术源的成功,到最后在全球普遍使用,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价不廉——未来10年难解决
 
  技术的不成熟随之便会带来建设成本居高不下。以目前正欲启动的国内第一个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内蒙古50兆瓦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为例,根据该项目可研报告,原定税后上网电价为2.26元/千瓦时,电站每千瓦造价为2.6万元,与光伏发电业内平均1.2元左右的上网电价以及2.3万元左右的单位成本相比,成本显然过高。就在不久前启动的28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中,开标价格竟然低至7毛/度,这无疑让光热发电的优势进一步失色。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文明分析道:“太阳能发电单位投资如果在5万元/KW 以上,这种高投资是难以推广的,市场是看不见的;如果说能够降到3万元/KW,则市场开始出现,如果再降到1.5万元/KW,它的市场将是非常大的,再降到1万元/KW,那么其市场就不可估量。”但不少专家指出,要让申文明所指的“不可估量的前景”成为现实,至少也需要10年。
 
  “光热发电项目前期投入非常大,像1000兆瓦规模的需要200亿的前期投资,这么巨大的数额要等上10年才有可能获得回报,哪个企业敢冒这么风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内蒙古光热示范项目在结束了“七年之痒”的漫长准备阶段之后,终于在前不久开始启动特许权招标,但据记者了解,目前的招标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低价者得标”的“达摩克斯之剑”高悬,使得众多有意参与的企业都不敢轻举妄动。
 
  或许,这个项目一路走来的“坎坷岁月”,冥冥中预示了中国光热产业化之路注定艰难。
分享到:

关键字:太阳能热 发电 产业化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