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首条石墨烯量产生产线宁波投产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时报网 发布时间:2013-12-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最近几年,石墨烯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资本市场追捧,但其产业化步伐却因高昂的制造成本一直停滞不前。

去年4月,声称能将石墨烯制造成本从每克5000元降到每克3元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赢得了产业资本青睐,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12月20日,墨西科技千吨级石墨烯生产线项目首期工程—年产300吨石墨烯规模生产线在宁波慈溪的慈东滨海区正式落成投产。

宁波生产线正式投产

墨西科技此时投产当属市场预期之中:早在今年5月,宁波当地媒体曾报道称,宁波市去年引进的重点项目—墨西科技的全球首条年产1000吨(一期年产300吨)石墨烯生产线项目建筑单体已经全部顺利结顶。这为墨西科技项目10月份整体一期工程的竣工、以及年底投产打下基础。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薄、最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在新能源、电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该材料制备成本很高,价格达到5000元/克,是黄金的十几倍,大大限制了石墨烯的应用。因此,石墨烯从2004年问世至今,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

而墨西科技方面称,掌握了将石墨烯制造成本从每克5000元降到每克3元的“独门秘笈”。据墨西科技方面介绍,此次投产的年产300吨石墨烯规模生产线,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石墨烯材料生产线,率先突破了石墨烯的低成本量产技术,破解了石墨烯产业化应用过程中品质与成本之间难以兼顾的难题。

对于项目投产的“钱”景,墨西科技成竹在胸。目前墨西科技正在网罗人才,拟聘职务包括项目管理、财务经理、销售经理等。对于无其他副业的墨西科技而言,此时揽才引人联想。

宁波市政府对上述项目充满期待,并拟定了“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开发”专项实施方案。按照相关规划,到2016年,宁波市石墨烯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创新活力和效率将迅速提升,石墨烯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亿元。

牵动资本市场

“最近一段时间,公司接到很多投资者的电话,询问工程项目的进度,有些投资者还提出要来参观。不过公司最近很忙,都一一回绝了。”墨西科技有关人士称。

这条石墨烯量产生产线,是华丽家族(600503,股吧)大股东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项目,双方于2012年4月签订的投资协议,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为2.4亿元,股权组成为: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占比73%,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占比15%,刘兆平科研团队占比12%。

与墨西科技沾亲带故的并非只有南江集团一家。此前,乐通股份(002319,股吧)公告透露,拟与墨西科技签署合作协议,从事石墨烯油墨的研发和生产,计划总投资1亿元;南江B公告也披露,子公司承德南江投资与墨西科技拟成立承德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前者出资4500万,后者出资500万,拟开展“基于石墨烯应用的集流体功能性涂层”项目。

此外,在资本市场上,包括金路集团(000510,股吧)、中国宝安(000009,股吧)、中钢吉炭(000928,股吧)、方大碳素等公司先后染指石墨烯概念,但公开资料显示,上述公司的石墨烯产业化尚未取得突破。

分享到:

关键字:石墨烯 储能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