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一)新型稀土永磁材料
突破了工程化制备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系列关键技术,解决了“速凝片成分偏析、氢破碎、取向压型和磁体微结构控制等”全流程核心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高磁能积、高稳定性和耐高温三类磁体。高端磁体的综合性能(BH)max(MGOe)+Hcj(kOe)由“十五”以前的62上升到“十一五”末期的68。“间隙原子效应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制备工艺及产业化关键技术”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部分材料研发和制备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产品已应用于“神舟”号系列飞船、卫星及核磁共振成像仪、音圈电机(VCM)等高端领域。我国产能占世界的比例由45%上升到85%。在高档磁体方面我国已占到欧美市场份额的75%,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研发中心和生产、加工与出口国。
(二)稀土串级萃取技术
发展了串级萃取理论,改变了旧的稀土分离工艺,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联动萃取过程仿真软件,突破了千吨级北方矿轻稀土以及南方矿中重稀土的联动萃取分离关键技术。在企业生产线完成工艺的“一步放大”,实现了 La/Ce/PrNd(镧、铈、镨、钕)的联动萃取分离。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使我国稀土分离产品拥有了世界约90%的市场占有率,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三)新型稀土催化材料
突破了稀土催化材料在机动车尾气净化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解决了稀土在机动车尾气净化中的作用机制,完全自主设计、成功研制出机动车尾气净化器。使汽油车、柴油车尾气排放水平超过国IV排放标准,净化器寿命达10万千米;使摩托车尾气排放水平超过国III排放标准,净化器寿命达 1.5万千米,均超过了我国现行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稀土纳米功能材料
在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过程中,发展了基于配位化学作用准确控制功能稀土纳米晶结构、性质和组装的方法,解决了稀土功能材料的结构复杂多变、合成控制难等问题,深化了对稀土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关联规律的认识,对稀土功能纳米和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及探索有创造性贡献,所得高质量上转换发光纳米晶及其自组装超晶格被认为在生物标记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获得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五)白光LED用稀土荧光粉
突破了白光LED荧光粉的产业化制备技术,解决了铝酸盐和氮化物等 LED荧光粉的产品质量稳定问题。开发出高性能颗粒状复合稀土卤化物发光材料技术及关键设备。LED荧光粉的粒度、光效和稳定性等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国内20%市场需求。有力推动了我国半导体照明及液晶显示背光源用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核心专利获2010年度百件优秀中国专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