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锂离子电池未来能吃掉铅酸电池市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3-11-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自2012年来,锂电池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并加剧对传统电池的替代。业内预计,未来锂电池的增速依然能保持年均近25%。

 

据中证网消息,天津力神研究院动力电芯开发部部长张娜表示,世界范围内预测,2000年至2025年,增长最快的是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其中锂电池的增长速度居第一位,预计今后年增速仍将保持在25%左右,而且成本会不断下降。而华创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李大军更认为,锂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广阔,未来有望吃掉铅酸电池的市场。

 

同样,华泰证券研究认为,2012年全球理行业年规模量为16万吨碳酸锂(折合),而其中30%应用于电池领域,这其中便携式设备的应用又占近90%。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均耗电量实现几何级数增长,依据对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普及速度预测,及锂电池规格同步提升预测,公司认为碳酸锂材料在消费电子领域2011-2015年复合增速为24.7%。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生产国是日本、韩国和中国,2012年韩国超越日本成为产销第一大国。张娜表示,日本和韩国两个国家占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近70%,主要是因为其专业分工明确,行政壁垒较少,整车厂和系统集成商的系统集成能力远高于中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商。而中国方面,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未能互相融入,投资相对无序,且政府的引导不强。

 

当前,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仍是锂电池的最大需求方。来自于高工锂电的数据显示,2012年新能源汽车、电网储能、特种车、通信基站等领域的成品锂电池组市场规模为35亿元,比2011年的26亿元增长34.6%,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占比为57%。

 

不过,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市场。据麦肯锡电动汽车指数,当前日本、美国、法国、德国在中国之前;而2010年时仅有美国、法国超过中国。

 

在锂电池材料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国际竞争力。根据中国锂电池材料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排序,分析认为其受益的环节从先到后的顺序分别为:电解液、负极>正极、隔膜。

 

在电解液环节,江苏国泰、新宙邦、杉杉股份分列国内前三。目前,江苏国泰是电 解液的龙头,但新宙邦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抢占了一系列优质的客户,先后攻下松下、索尼、三星[微博]、LG国际前四大电芯厂,大有赶超之势。

 

另外,电解液的发展还带动了国内六氟磷酸锂的国产化。目前多氟多和九九久的质量已经接近国际水平。

 

在负极材料环节,包括中国宝安控股的贝特瑞、杉杉股份,后者的综合实力则超越前者,为国内负极材料的龙头企业。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