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与负极材料领域产能和市场份额日渐集中的发展趋势明显不同的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市场格局则呈现出一定的浑浊现象。近两年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市场发展情况显示,该领域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与各主要企业对市场发展形势的判断密切相关。
大约是2009 年前后,原来的电解液龙头老大宇部兴产(UBE)认为短期内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不会太快,仅靠小型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存量增长,不需要马上扩充产能;而三菱化学以及中国的多数企业均认为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会很迅速,未来几年内每年都会有30%以上的增长,产能布局必须马上着手进行。到了2011 年,这种看法的显著不同明显在市场上反映了出来。
2011 年各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三菱化学(MCC)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企业,该公司2011 年产销量在5,000 吨左右,全球市占率高达16.23%。该公司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唯一的一家能同时生产和供应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这4 大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企业,考虑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4 大关键材料的性能整合,因此,目前三菱化学正在积极整合这几方面的业务,以求取得“1+1>2”的综合效果。
2010 年10 月,三菱化学计划在美国和英国设立全资生产销售公司,并在两国建设年产能为1 万吨的工厂。预计投资额均为25 亿日元。英国工厂建在蒂斯河畔的斯托克顿市Billingha,计划2011 年投产。美国工厂建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将于2012 年夏季投产,目标是针对在欧美设有工厂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厂商,完善供应体制,以扩大市场份额。当时,三菱化学的电解液在三重县四日市的四日市业务所生产,该业务所年产能为8,500 吨,计划在2012 年02 月前强化设备、提高至1.35 万吨。三菱化学当时提出了要在2015 年时使其电解液年产能达到5 万吨。不过,到2012 年12 月传出消息,三菱化学要暂时冻结其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产能扩充计划(下面提到的常熟工厂的建设计划不受此影响)。
真锂研究认为,为适应全球小型锂离子电池产能向中国集中的趋势,全球电解质材料的产能也呈现出明显的向中国转移的发展趋势。三菱化学于2011 年10 月对外宣布,该公司继青岛雅能都化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负极材料)后,将在中国设立的第二个电池原料生产公司,新公司将于2012 年02 月在江苏苏州的常熟成立新公司,2012 年底开始生产和销售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这个工厂是继日本、英国、美国之后三菱化学的第四个电解液工厂。据悉,三菱化学将为此投资25 亿日元(约合3,300 万美元),新厂建设年产能达1 万吨/年。常熟市政府官网的报道是年产能2 万吨,投资额3,8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