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2012年全球锂电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商情报 发布时间:2013-11-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消费锂电池行业的结构变局

 
1.锂电池行业空间广阔
 
传统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经过多年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而伴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特别是对绿色新能源的强烈需求,应用于电动工具、汽车、甚至是储能需求的锂电池市场正在快速成长。
 
根据测算,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锂电池市场在2011年达到22.9GWh,价值大约101.1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锂电池市场将达到44.5GWh,价值超过133.3亿美元。
 
而伴随着汽车类电池需求的爆发,整个锂电池市场将从2011年的113.3亿美元成长到2020年的366.7亿美元。
 
2.本土企业立足产业链中下游
 
从产业结构来看,锂电池产业主要可以分为上游的锂电池材料产业,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目前主流市场基本被日本、韩国企业所垄断,大陆企业虽然正在努力寻求突破,但是目前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中游企业主要生产电芯产品,依然是以日韩企业为主导,但是中国企业已开始有所突破。而下游企业主要是电池模组的组装制造,包括台湾、大陆、以及日韩上游企业的组装工厂。
 
3.中上游环节日韩企业优势突出
 
从全球来看,日本、韩国是目前在锂电池行业中占据较大话语权,特别是在上游材料和中游电芯领域。
 
目前全球电芯市场中,领先者松下(包括三洋)占据25%的市场份额,其次为韩国的三星SDI占据23%,LG化学占据16%,SONY占据8%。中国企业比亚迪、比克、力神、新能源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
 
在传统圆柱型电芯市场,日本企业索尼、松下、三洋分别占领了9%,10%和26%的市场份额;而韩国企业三星、LG则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分别拥有30%,22%的市场份额,优势突出。
 
而在聚合物电芯市场中,由于苹果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电池采购厂商,苹果公司的订单对市场份额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东莞新能源(日本TDK子公司)目前在全球锂聚合物电芯市场占据了48%的市场份额。之后则是占24%份额的三星SDI、占11%份额的LG化学,以及三洋、索尼等厂商。
 
相比之下,下游电池模组制造更偏向于电子制造业,讲求规模优势、快速响应、生产管理与成本优势,作为相对ROE、利润率较低,人力较为密集的产业,是上游企业逐渐放弃的制造环节。
 
在圆柱电池模组市场上,三洋依然保持较大优势,拥有25%的市场份额,而台湾企业由于贴近笔记本供应体系,拥有一定优势,新普作为龙头企业在圆柱电池模组市场站巨额22%的市场份额。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