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据调研统计表明,2011年全球共产销锂电池负极材料2.98万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和企业集中两大发展趋势。从区域看,全球负极材料产业基本上集中在中日两国。东日本311大地震明显影响到了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吴羽化工(Kureha)等日本主要负极材料企业的生产,2011年中国(仅指中国大陆地区)企业的负极材料总产销量首次超越日本而位列全球首位。2011年中国企业共实现负极材料产销1.74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重为58.39%;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约为40%,全球其他地区则不足2%。
从企业来看,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产能和产销量日益向几家核心企业集中。在2011年全年的负极材料产销量中,日立化成、深圳贝特瑞(中国宝安集团旗下企业)和杉杉集团一共实现产销2万吨,占比67.11%,占据垄断地位。其中,日立化成的年产销量约7,000吨,较2010年的8,000吨有较大幅度下滑;此消彼长,深圳贝特瑞2011年的产销量达到了7,000吨左右,与日立化成持平。杉杉集团旗下有宁波杉杉和上海硕能两家企业,总产销量在6,000吨左右,其中宁波杉杉的产销量为5,200吨。
和正极材料领域的情况类似,因三星SDI、LG化学、松下、索尼等国际锂电池巨头的采购量很大,即使利润率有所降低,贝特瑞和杉杉也非常愿意做。总体而言,贝特瑞和杉杉的这种发展战略,给了中国其他众多中小负极材料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