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二代锂电”市场新趋势 中聚电池独辟蹊径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3-01-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电动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重要支撑产业,正引领持续的投资热潮。随著国内城市污染问题的严重越发受到各方关注,采取新一代动力锂电池的电动汽车,此间在几处政策试点的城市进度备受瞩目。配合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电力正逐步改善传统电网结构,为构建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电网提供能源。我们或许可以畅想一下未来的绿色生活:当您出门的时候,开上一辆由绿色电力供电的电动汽车,当您在家的时候,由绿色能源为您提供生活电力。

  在此其中毋庸置疑,“动力锂电”是最具关键且最具发展潜力的板块。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这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倚赖于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提高。国内锂电池的技术研发非常迅猛,这得益于国家不断加大优惠补贴与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然而,与国家强有力的推动力度相比,消费者相对犹豫。就电动汽车行业来说,无论是对于电动车电池安全性能的忧虑,还是对充电慢、充电难现状的无奈,消费者的消极态度导致市场困境。

  对此,除了政策支持、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企业的核心是自觉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产品性能,将电池技术研发放在战略层面上考虑与权衡。根据市场敏感人士表示,对于电池性能研发的投资,各路资本已经闻风而动,业内掀起了对所谓“二代锂电”研发的投资热潮。

  在针对电动汽车或大型电信基站所使用的“二代锂电”相较于一代锂电池,在产品性能等各个方面都有进一步地提升与优化。国内相继有比亚迪、中聚、中航锂电等企业介入电池技术研发领域,投资建立技术研究院,如比亚迪设立中央研究院、通讯电子研究院以及汽车工程研究院,中聚设立上海研究院、成立技术专家委员会等,为“二代锂电”的生产提供坚实的科技基础,并在电池技术自主研发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在业界将焦点都聚集在“二代锂电”技术研发领域时,中聚电池显得有些另类,其独辟蹊径,将工业设计理念应用于基础工艺,聘请国际知名汽车设计公司团队参与设计。即使对于动力电池不慎熟悉的一般人,也可以在“二代锂电”产品外观设计方面,明显看到彷若工艺精品的设计感。早前一批香港媒体记者受邀前往中聚天津工厂参观,其中眼尖且细心的记者发现,在展示区摆放着与之前所看到不同的电池成品,采取部分金属外壳包装,线条流畅,设计造型抢眼,香港记者形容为“颇富时代设计感,具有奢侈品之华丽精致,又不失工业品之严谨细致”。记者询问在场工作人员,却回避表示无可奉告。这是否为中聚“二代锂电”,是否出自国外知名设计师之手,有待于进一步关注。

  在动力“二代锂电”的选择上,国际上虽然有锌空电池等各类新材料的研发,但目前仍然是锂电池的研发应用最为成熟。据预测,未来5到7年内,根据10%到20%的产品渗透率计算,中国在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代步车这4个领域拥有约150亿元的市场规模。其中,作为原材料的磷酸铁锂占电池成本30%左右,拥有约45亿元的市场规模,年需求量有望达到3万吨。在不远的将来,“二代锂电”将会开辟一个更广阔的市场,促进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二代 锂电 市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