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返回

2012年我国掀石墨企业深加工投资热潮调查分析

作者: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2-02-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们公司生产的石墨纸、可膨胀石墨以及石墨密封等高附加值产品,一年半的时间就为公司创造了2.3亿元的经济效益,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黑龙江奥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庆海欣喜地说。
 
  石墨素有“黑金子”之称。据了解,我国石墨探明储量占世界储量的72%,黑龙江省石墨储量则占我国储量的64%。但我国石墨深加工起步较晚,对比发达国家,石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仍然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然而春节长假后的第一天,包括奥星能源在内的一些石墨企业除开采石墨原材料之外,还不断地新上深加工项目,生产石墨高附加值产品。
 
  黑龙江奥宇石墨集团董事长韩玉凤说,以前我国的石墨原材料以低价格卖到国外,而我国需要的石墨高附加值产品则以高出原材料几倍甚至是数十倍的价格买回,这不仅白白浪费了石墨资源,而且还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石墨高附加值产品。“我们从事石墨生产已有20多年历史,如今我们想得最多的是不能让高额利润从手中白白流失,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自己进行深加工。”韩玉凤说。
 
  2010年1月,奥宇石墨投产了广夏新材料制砖有限公司,将开采出来的废弃尾矿砂与当地煤炭资源进行调配,生产出节能环保的空心砖,填补了行业的空白;2010年4月,他们又投产了奥宇石墨集团深加工项目,第一条球形石墨生产线上马;2011年5月,第二条球形石墨生产线投产;为了能够全面进行石墨深加工,再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奥宇石墨经过考察国内外各企业深加工项目和生产线,在2011年7月和10月又相继生产出可膨胀石墨、石墨纸和石墨密封等高附加值产品。这6个深加工产业链产品,不仅使该公司全面推进了石墨深加工项目,而且还走上了循环经济之路,减少了环境污染。
 
  投资石墨深加工项目的不仅仅是奥宇石墨集团。近一年多时间里,我国石墨企业纷纷开始意识到石墨高附加值产品的重要性,也纷纷引进技术、投入资金开始运作石墨深加工项目。同时,石墨的高附加值产品不仅仅在重工业、铸造业、化学工业等领域应用,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比如,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就已浮出水面,成为了电子业的时代宠儿。而其他行业的一些企业也开始涉足石墨深加工行业,欲分“一杯羹”。北京汽车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2011年3月,北汽集团作为国内战略投资者,在黑龙江省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三期项目,预计2016年全部达产。届时将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基础及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年产石墨负极材料及石墨深加工制品可达10万吨,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2011年8月,鸡西市贝特瑞石墨产业园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预计总投资6.5亿元,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二期工程将打造石墨深加工产业链,把产业园建设成为全球锂电负极材料重要的产品制造基地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之一。
 
  以石墨为原料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黑龙江远方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发高能量、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项目及高安全钛酸锂负极科研项目,目前已完成中试,并获得了发明专利。利用该成果生产的锂离子电池,解决了目前电动车电池瞬间放电量小、充电时间长、低温放电量差的技术瓶颈。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公司还未正式投产就接到多份订单。
 
  浩市(香港)有限公司预计总投资5.1亿元,将建设一个采用国内最先进浮选技术的年产1万吨中高碳石墨的采选厂以及配套设施。他们拟引进日本国际先进的石墨整形设备及生产技术,建设年产5000吨包覆球形石墨生产线;建设串接石墨化炉生产线一条,生产等静压高纯石墨制品8000吨,包括高纯石墨板材、核石墨等。
 
  如今,延长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已成为石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石墨及相关企业正在进行或开始筹划石墨深加工项目,昔日沉默已久的石墨,现在变成了“金饽饽”,一场“黑金”产品争夺战已开始在龙江大地上演。
 
分享到:

关键字:2012年 石墨 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