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锂离子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韩系电池军团“兴师”磷酸(锰)铁锂

作者:马斯克斯 来源:电池中国 发布时间:2023-09-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作为全球顶级玩家,曾经对磷酸盐系电池不屑一顾的韩国厂商,如今也放下了先前固有的傲慢与偏见,不仅大举进军磷酸铁锂,还要发力磷酸锰铁锂(LMFP)。

  据韩国媒体报道,近日三星SDI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首次展示了其磷酸锰铁锂电池产品。在此之前,三星SDI生产的电池主要是高镍三元电池,而此次展出的这款磷酸锰铁锂电池将会使三星 SDI 产品矩阵走向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某材料厂商拟在韩国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投资金额不超过人民币6.42亿元,该产线还能够兼容磷酸铁锂产品。据悉,该投资项目全部建成后,或是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企业在中国境外的首个大规模锰铁锂工厂。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材料厂商韩国基地顺利实现投产,实现百吨级批量出货。此外,该公司三元与锰铁锂的混合产品—M6P,也将伴随韩国基地的逐步投建,向海外市场全面推广。而该厂商在韩国的电池客户就包括三星SDI,另外还有LG新能源、SK On等。

磷酸锰铁锂装车提速

  当下,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瑞浦兰钧、星恒电源、德方纳米、当升科技、容百科技、鹏欣资源、合纵科技、百川股份等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在争相布局磷酸锰铁锂。

  磷酸锰铁锂属于磷酸铁锂的“基因”突变品种,是在磷酸铁锂的基础上添加锰元素,其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15-20%。产业化后的磷酸锰铁锂价格成本与磷酸铁锂相差无几;安全性能接近磷酸铁锂,可通过穿钉、撞击等多项安全测试。

  今年8月,国家工信部第374批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中,奇瑞和华为合作推出的纯电动品牌智界S7两款车型,以及奇瑞高端纯电动品牌星途两款车型,都将搭载宁德时代的“三元+磷酸锰铁锂”电池组合,也即备受业界关注的M3P电池。另外,宁德时代M3P电池或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装配特斯拉Model 3上。

  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称比亚迪在2022年初已开始小批量采购磷酸锰铁锂材料。业内机构预计,比亚迪磷酸锰铁锂产品将于2024年上半年装车发布。

  据中金公司测算,磷酸锰铁锂作为磷酸铁锂和三元5系的潜在替代材料,预计到2025年,在电动车领域磷酸锰铁锂电池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替代需求将达到56GWh,与三元复合搭配需求将达到28GWh,总体需求量约为84GWh。

  如今,随着韩国电池厂商加入战局,磷酸锰铁锂市场将风云再起。而在此之前,韩国厂商在磷酸铁锂领域已经有深入布局。

韩系电池厂商“大搅局”

  韩国厂商是中国电池企业的老对手。韩系动力电池“三剑客”三星SDI、LG新能源、SK On,各个实力不俗。

图片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合计72.6GWh,市占率达23.8%,皆位列Top10。其中,LG新能源以44.1GWh的装机量排名全球第3,三星SDI和SK On各以15.9GWh和12.6GWh的装机量排名第5和第7。

  近年来,这三家厂商在磷酸铁锂系产品领域动作频频。

  在亮相磷酸锰铁锂产品之前,三星SDI负责人在今年年初透露,公司正尝试开发磷酸铁锂电池,以使其业务和客户多样化。今年6月,该公司第一次对外展示了其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近期有报道称,三星SDI将在其蔚山工厂建设韩国首条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

  作为“三剑客”中实力最强者,LG新能源早在2020年年底就开始在韩国大田实验室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去年7月,LG新能源宣布计划于2023年在LG中国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据外媒报道,LG新能源将能够通过在美国批量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来促进与特斯拉的合作。

  SK On 也不甘示弱。2021年11月SK On 就已经在开发用于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电池。SK On 的 CEO 表示,磷酸铁锂电池在成本、安全性和寿命方面表现都较为出色,因此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大了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这也是 SK On 决定开发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在特斯拉及比亚迪等热销车型大规模应用的带动下,磷酸铁锂电池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在中国市场的装车量逐渐超越三元电池。特斯拉CEO马斯克称,特斯拉未来将会逐步转向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方案,未来三分之二的特斯拉车型配套用电池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除了特斯拉外,大众汽车宣布计划于2023年量产比目前成本低50%的“标准电芯”,入门级车型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除此之外,近年来,福特、现代、雷诺、奔驰、通用等国际车企也均表示,考虑或将使用或者进一步扩大磷酸铁锂电池配套范围。

  当下,全球的磷酸(锰)铁锂市场几乎被中国厂商垄断。而今,韩国厂商铁了心要与中国企业“抢饭碗”,未来磷酸盐系电池也将不再是中国专属,一场“厮杀”也将不可避免。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