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铅电池产能过剩 中小企业关闭不治本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发布时间:2012-11-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继去年环保部等九部委联合开展的“肃铅”风暴与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的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后,2000多家不具备环保要求以及技术落后的铅蓄电池企业被淘汰出局。但尽管如此,2000多家企业的关闭,并没能改变铅蓄电池产能过剩的现状,也没能挡住铅蓄电池企业扩张的步伐。相反,“劫后重生”的一些大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在恢复生产的同时,纷纷加大了产能,且有不可阻挡的势头,从而使铅蓄电池行业的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了。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产能过剩在铅蓄电池行业一直存在,大量中小型企业的关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那么,导致上述产能持续过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行业研究员罗泽杰认为,7月1日出台的《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在选址、设备自动化、环保等方面设定了大量的门槛,意在淘汰落后产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企业为了达到准入门槛,一些达不到环保要求以及技术落后的企业,甚至一些大企业纷纷大规模扩大产能。

  产能过剩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整治力度不够。据江苏苏中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沈维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的突出问题是行业整治的力度不够,不仅是一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在生产,还有一些地下黑作坊也在生产,他们无牌无证、偷税漏税,给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铅蓄电池产能过剩何去何从?对此,一些业内人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李宇恒表示,铅蓄电池产能过剩应引起相关部门、地方政府、有关企业高度重视。

  罗泽杰则认为,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整治产能过剩还得依赖政府调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治。一是经济金融调控,可以通过控制企业贷款利率来限制企业的投资步伐。针对限制类的产业不给予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并加设一定的限制。

  二是加强环保、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例如铅蓄电池在污染方面一直备受关注,可以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过度扩张和投资。

  三是提高准入门槛。通过提高进入标准,如提高技术要求、实力要求等,控制新进入者数量来减少新增产能对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

  四是鼓励技术改造和转型转产。对具有一定潜力的企业鼓励其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提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对部分本行业竞争力不足但有条件进行转型转产的企业予以相应的支持和补贴,支持其转产转型,有利于减少行业的产能过剩压力。

  五是促进行业兼并重组。通过大中型企业兼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资金、技术等资源,对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分享到:

关键字:电池 产能过剩 中小企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