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锂离子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5年内达200亿!动力电池回收生意,主要集中在这些城市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0-11-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市场迎来重大利好。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下称《规划》)提出,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仓储、维修保养、安全检验、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

根据《规划》,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与2018年底相比,增加120万辆,增长46.05%。

2014年被业界定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元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呈爆发式增长。随着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一批新能源汽车进入淘汰周期,动力电池“退役潮”也如期到来。

但以当前的技术水平估算,车用动力电池的寿命为5到8年。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将产生约24万吨的退役锂离子电池,2022年将产生53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

另据中国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在9月份的一次论坛上介绍,预计到2025年,也就是“十四五”末期,中国动力锂电池退役量超过73万吨,其中70%可梯次利用,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数量非常大,而且动力电池和一般的日用电池完全是两个数量级的概念。”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一旦处理不好,将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危害。

根据工信部2019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调研报告(简介)》(下称《简介》),未经妥善处置的废旧动力电池,将威胁公共安全,造成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并浪费宝贵的有价金属资源。

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产业正由此而来。一方面要应对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要面对动力电池所需钴、镍等原材料多依赖进口的窘境。王秉刚介绍说,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除了可以解决污染问题,对电池里的重金属进行循环利用,还可以支持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简介》,目前退役动力电池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深圳、合肥、北京等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较大的城市。

受市场影响,自2018年以来,国内各大电池回收企业加速“跑马圈地”。“目前,行业对动力电池的处理市场一片看好,大量资本想进入。”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余海军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韦洪莲介绍,退役动力电池属于社会源固体废物,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尚未形成。

业内普遍认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途径、安全拆解、环保处理、保证产品质量以及再利用技术,仍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难题,亟须联合建立一个完善的回收体系、规范的标准体系和强有力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以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在法律约束和支持方面,中国也应有更大作为。王秉刚等受访者此前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内已经制定政策和技术标准,全部为引导性或推荐性指导文件,对于正规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均有参考指导作用,但对于非正规的贸易商来说,很难起到约束作用。国家应该出台有足够支撑力和强制力的法律法规。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