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锂离子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概念化之后“无钴”之路如何走?

作者:龙阙 来源:电池联盟 发布时间:2020-02-26 浏览: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医甲钟南山,率白衣郎中数万,携雷火二神,死守生死玄关…….”

最近这段时间,阙主的手机被两件事刷屏了,一是上述这段刷爆网络的段子,二是刷爆新能源领域的磷酸铁锂电池。

其实,两件事恰恰反映了同一种行业现状,那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致使新能源汽车工行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可以肯定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迫使新能源汽车行业原本就存在的技术、成本、市场等诸多问题,提前暴露了出来。

磷酸铁锂电池刷屏,阙主认为是资本市场的炒作,是为了给一些走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的企业造势。近日,特斯拉对磷酸铁锂技术的“泼冷水”(“无钴”不一定是磷酸铁锂),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点。

任何电池技术,只要综合实力过硬,价格公道,那就一定会有它该有的市场。特斯拉走的“无钴”电池路线,最大的原因之一,正是出于降本考虑。

马斯克向来都是野心勃勃,志向远大。阙主之前在其他文章就说过,特斯拉的最终目标是自己造电池,和宁德时代合作,也不过是“缓兵之计”,无奈之举。

不久的将来,特斯拉和松下应该会在“无钴”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拿出属于自己的化学体系和配方。

2015年,松下就完成了对无钴材料的研发,并且实现了相关电芯的小批量化。可以这么说,迄今为止,具有电池无钴化研发能力,且已做出成绩的企业,全球也就只有松下电池。

这就说明,关于动力电池无钴化,特斯拉是有这方面的技术积累的,因为此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松下都是特斯拉的独家供应商,且双方又有共同的电池制造工厂。

而自从特斯拉选择了新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如LG化学,宁德时代等其它动力电池巨头企业后,松下也将大部分的电池资源注入了日本本土企业,如丰田等。

这么一来,松下在美国支持的电池资源,基本都会分配给特斯拉。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资源,松下不会放弃,也不可能放弃。

从特斯拉方面来讲,自主进入动力电池材料的研究和电芯的制造,要想在原有的NCA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也一定会保持和松下之间的继承关系的。

此外,在模组层面,想要运用大电芯模式,必然要用到极简的设计。而现有的分隔距离,在圆柱小电芯热失控的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保证,如果要做到无钴化,在逻辑上也行得通。而在方壳和软包上,这种化学体系所需要的代价则要大一些。

所以,特斯拉会从兼容性方面考虑,继续将注压在圆柱电池技术上,这是一种比较现实的路径依赖。而松下正是圆柱电池领域的权威,不管从哪方面考虑,特斯拉都不会轻易放弃和松下的合作。

国内方面,最早提出“无钴”电池技术的企业是蜂巢能源,去年还曾专门开过发布会,大肆的宣传过一段时间,也请媒体造过势。不过,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一样,并未得到市场检验。据说,到今年三季度会量产。

蜂巢能源的电池路线,一直走的是高镍技术路线,团队班底皆来自韩国。按照蜂巢能源之前的说法,其研发的电芯无钴化,有两个关键技术,一是掺杂无未成对的电子自旋的特定元素,减弱电子超交换的现象,降低Li/Ni混排,提高电性能;二是掺杂M-O键能大的元素,减缓晶体在充放电过程的体积变化,稳定结构,提高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此外,蜂巢能源的掺杂技术改进的无钴材料,在充放电的可逆性和结构稳定性方面,电压平台可达3.87V,比811高出0.04V。

根据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的透露,蜂巢能源的无钴材料电芯产品,材料性能可达到NCM811同等水平,材料成本可降低5~15%,相应带来的电芯BOM成本也可以降低约5%,且会让材料不受战略资源影响。

不管怎么说,蜂巢能源对“无钴”电池技术概念,玩的还是很溜的,至少在国内仅此一家。从这方面来讲,除了对松下和特斯拉的“无钴”电池看好之外,阙主对蜂巢能源的“无钴”电芯还是很期待的。

分享到:

关键字:无钴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