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锂离子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中科电气H1锂电负极营收逾3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9-08-20 浏览:

8月16日,中科电气(300035)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01亿元,同比增长58.01%;净利润8298万元,同比增长63.91%。

其中,中科电气锂电负极业务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89.57%;净利润7650.74万元,同比增长345.37%;应收账款净额1.56亿元,较年初下降30.50%。

其中湖南中科星城营收3亿元,净利润4592.72万元;贵州格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营收8976万元,净利润3442.93万元。

相反的是,磁电装备业务营收8630.35万元,同比下降2.12%。不难看出,负极材料业务已成为中科电气主要利润增长点。

具体来看:

产线方面,已完成格瑞特新增2万吨/年负极材料及1万吨/年石墨化产线项目的厂房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基建工作,其中1万吨/年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已完成建设并实现投产。

客户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与比亚迪、宁德时代(CATL)、亿纬锂能、苏州星恒、远东福斯特、中航锂电等客户均保持合作关系,并已开发了韩国SKI、ATL等客户。

研发方面,围绕高能量密度BEV和PHEV动力锂电材料、高端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消费电子材料、以及小储能和基站储能用电芯产品开发,推进产品开发、升级及量产的进度;另一方面,推进现有硅基负极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报告期内,中科星城获得发明专利1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41项 (其中39项为发明专利),格瑞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4项(均为发明专利)。

产业链方面,由于石墨化占负极材料成本50%左右,通常以委外加工形式,为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和提升产品盈利能力,负极材料企业都自建石墨化加工工序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2018年11月,中科电气还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投资石棉县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后者37.50%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集能新材料的1万吨/年石墨化加工项目预计将于年底完成建设并实现投产。

高工锂电了解到,中科电气于2016年收购中科星城切入新能源领域,2017年收购格瑞特和中科星城协同工作。

从数据来看,中科电气的新能源转型之路算是成功了,将中科星城和格瑞特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后,2017、2018年和今年上半年都实现了营收净利双丰收,实现磁电装备、锂电负极双核发展。

不过,当前国内锂电负极材料市场也并不是一路高歌。一是新能源汽车和锂动力电池领域外商投资条件已经开放,迎来全球化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二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及新能源汽车行业降本压力已逐渐随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向上游环节传导,导致锂电池材料行业企业之间竞争程度加剧,行业企业利润率水平面临压力。

目前,中科电气也面临着国内大部分负极材料企业都面临的的风险,如下游行业产能过剩、应收账款金额较大、知识产权保护、国家政策调整、产品升级和新兴技术路线替代、重大客户集中等。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9.2万吨,同比增长29.7%。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13.3万吨,同比增长32.74%;天然石墨出货量4.58万吨,同比增长19%。

从负极材料的结构来看,人造石墨占比最高,石墨类负极均价4—8万/吨。

GGII认为,目前,随着行业进入“降本增质”阶段,高端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产品对低端负极材料加速替代,使负极材料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均有经营的中科星城居国内负极材料企业前十名,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分享到:

关键字:中科电气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