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风头浪尖,铅酸蓄电池行业整合竞争白热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2-11-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在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领域销量位列全球第一的超威动力在发行8亿人民币可转债筹款资的关键时刻,公司董事长周明明被传已经移民海外,给超威动力转债关键时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超威动力第一时间报案,董事长周明明也现身说法,经警方调查,这是一起竞争对手实施的商业诽谤案。
 
    空穴突然来风,竞争对手打压掀起崩盘门
 
    11月13日,一则“超威即将崩盘”的消息在网上迅速流传。超威动力在第一时间报了案,经公安机关侦查,这是一起有预谋的商业诽谤案,目前,案件基本告破,两名涉案犯罪疑人是超威动力同行天能动力员工,(一位是天能公司网络维护部门的万某,另一位是天能公司苏南大区经理熊某)现已被警方控制。
 
    据悉,有关超威电池董事长周明明移民澳大利亚,并累计减持超威7380万股套出现金,在股市融资借贷23.5亿,面临崩盘的可能性……”的消息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有目地、有计划用键盘和手指炒作、打击竞争对手的诽谤案。
 
    在案件尚未侦破之前,超威动力公司负责媒体接待的负责人杨元玲表示:“传闻纯属无中生有,超威目前运营状况良好,资金充足,上市公司股价也没有发生大的波动。”在他看来,谣言大抵为超威动力的竞争对手所为。作为国内铅酸电池行业的双雄之一,超威动力上半年的业绩极为耀眼:据超威动力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收入42.09亿元,按年增加117%,纯利增长127%至3.22亿元,实现营收和纯利的双百增长。
 
   “有些企业在市场上落了下风,便开始搞小动作。”他同时表示,“在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超威要避免口水战,不做没意义的事情。”
 
    风头浪尖,铅酸蓄电池行业整合竞争白热化
 
    这一事件引发了外界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关注,该行业的整合大戏正酣。今年5月工信部《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和11月6日环保部关于《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征求意见稿相继发布,对于目前的铅酸蓄电池行业来说,淘汰落后产能、规避产能过剩僵局是行业的第一要务。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行业树立了门槛,旨在避免短期内的行业泡沫,遏制产能的虚高。对于业内的龙头企业来说,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其将单纯的投资扩产转向技术实力的提升、促进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
 
    同时,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可能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2012中国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的数据显示,铅蓄电池生产厂商的数量已经从3000家左右压缩到了现在的1000家左右。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来说,目前的局面实际上是利好,其他竞争对手都被淘汰了,终端用户的购买自然而然地都向幸存的厂家集中了。
 
    作为国内铅酸电池行业的巨头,超威动力和天能动力共占据了市场30%~40%份额。去年以来,超威动力和天能动力两大企业均大规模增加产能。其中,超威动力宣布在河北投资约19亿元从事铅酸动力电池生产。
 
    恶性商战无赢家,杀敌三千自损一万
 
    2012年是超威动力大手笔的一年,公司计划发行2017年到期、年息为7.25%、总额为6.33亿元人民币的可换债,若悉数换股,新股将占到发行股本的12.92%;同时,公司还向包销本次债券发行的高盛授出本金总额最多1.58亿元的额外可转债选择权,总募集资金额度可达7.91亿元,所募资金拟用于扩大产能、更新生产设施、偿债、选择性收购等。
 
    据香港信报报道,该批债券年利率达7.25厘,初步可换股价为5.2港元,较周一收市价溢价20.1%。该股昨天中午复牌后先升后回,收报4.27港元,跌1.4%。
 
    超威动力表示,独家牵头经办人及独家账簿管理人高盛已同意包销本金总额为6.33亿元的可换股债券,该笔债券将以美元结算,并于2017年到期。
 
    而在这一时间点出现公司董事长套现公司股票、移民海外的传言,被认为可能与公司的发债计划有关。
 
    对于超威动力竞争对手天能动力员工的恶意散布谣言抹黑超威动力一事,业内人士人为,这种造谣竞争对于不正当竞争必须要扼制。也有人认为,此次超威动力被崩盘,董事长周明明被跑路造谣事件,最后的结果有可能与伊利所遭遇的同出一辙,究竟是天能动力有组织的抹黑行为,还是天能员工自发行为,到现在为止,天能动力并未给出说法。
 
    对于行业内所谓的商战,究竞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道德底线可能没有人能够给出标准答案,但是,如果行业内恶性竞争已经到了相互诽谤、刺刀见红的地步,输掉的不仅是企业,还有整个行业的口碑和诚信度。
 
分享到:

关键字:铅酸蓄电池 天能 超威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