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锂离子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云锡集团转让旗下锂电材料公司49.5%股权

作者:谢振宇 李诗韵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8-06-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昨日(6月5日)晚间,超频三(300647,SZ)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公开摘牌收购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比和实业)49.5%股权。而标的资产在云南省产权交易所的挂牌底价为9456.38万元。

据超频三公告,标的公司是云南省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超频三表示,新能源散热领域是其主营业务的横向延伸,及未来战略方向之一,其看好新能源尤其是锂电池领域散热、热管理的市场机会,正在储备锂电池散热及相关关键组件、产品技术并开拓相关市场。通过与标的公司股权上的合作有助于超频三更快切入市场。

今日(6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云南省产权交易所了解相关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超频三发布公告说明其已有交易意向,至于报名具体情况,会在报名截止后向转让方透露。”

需承担5240万元债务

超频三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公开摘牌收购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圣比和实业49.5%股权。标的资产在云南省产权交易所的挂牌底价为9456.38万元。

超频三此前公告称,5月31日,公司与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股权收购意向协议》。

据介绍,圣比和实业是国内最早进入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研究、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其主要产品包括三元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及钛酸锂负极材料。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评估价值为1.7亿元,锡业集团持有的圣比和实业的股权价值为8456.38万元。

近来,锂电正极材料的盈利水平增高,不仅正极材料厂商扩产,行业外的公司也在进入。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2017年国内正极材料产量20.8万吨,同比增长28%。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正极材料低端产能目前已过剩,扩张之后可能会更加过剩。

在财务方面,2017年,圣比和实业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净利润1679万元;今年1~2月,其实现营业收入4770万元,净利353万元。

股权结构上,除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圣比和实业49.5%股权外,北京圣比和科技有限公司、个旧市冶金研究所分别持有标的股权48.5%和2%。

挂牌信息还显示,“受让方代偿圣比和实业欠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5240万元债务”,且受让方应于今年底前支付债务及利息。

为布局锂电池热管理市场

超频三主营业务为电子产品新型散热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LED照明散热组件等。

2015~2017年,超频三营业收入分别为3.36亿元、3.44亿元和4.11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73.4万元、5281万元和3353.1万元。超频三主营业务构成上,去年LED散热组件收入占超频三营业收入比重46.77%;消费类电子散热配件占比23.95%;LED照明灯具占比16.51%。

超频三为何斥近9400多万元摘牌圣比和实业?超频三解释,新能源散热领域是其主营业务的横向延伸,及未来战略方向之一。超频三看好新能源尤其是锂电池领域散热、热管理的市场机会,且正在储备锂电池散热及相关关键组件、产品技术并开拓相关市场。

超频三同时表示,圣比和实业的团队为日本归国专家团队,有近二十年的市场实践经验,在技术、市场、渠道方面有所积累,通过股权上的合作有助于超频三更快切入市场。若收购成功,也是为其自身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会长刘彦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锂电池热管理方面非常重要,能够降低热管理成本的企业才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