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锂离子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2018日本电池展观察:锂电池是谁的?日本锂电vs中国锂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电动网 发布时间:2018-03-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从2011年(第2回)起到2018年(第9回)已经参加了8届日本国际二次电池展览会,之间的感受是:〜2014年之间主要是日本企业及人员参展,同时有小部分台企也参加展会。但是从2015年起逐年有增加中国企业及人员的参展,最近这两届更是大部分企业及人员都是从中国过来参展,展会期间可以随处听到熟悉的中文,从中可见中国电池产业的迅速崛起。

先从展会会场分布来看下参展企业的整体布局:

会场1楼

会场2楼

会场1楼主要为锂电池展,会场2楼主要为燃料电池展。从展区平面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展区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之中不计未出展中国企业,但有参加展会人员)。同时也可以看出,锂电池展会中并没有像Panasonic,SONY,GS Yuasa等传统日本电池企业的身影,他们干嘛去了?

从本次展会的产业,市场,产品,技术等综合因素来看:市场的量上,中国企业占有绝对优势。而从材料及技术的深度来讲,我们还是要承认目前日本企业有着很大优势。自从1990年代日本企业量产第1块锂电池,到2010年前后,锂电池这个高利率行业,可谓日企在全世界赚了不少。而从2010年以后随着中国锂电池产业的崛起,日企逐渐退出表面舞台,进而做系统集成及新电池的研发。所谓的新电池,并没有看到有关全固态锂电池的信息(也许日企故意隐藏),到是可以看到日企决心发展燃料电池的趋势。目前不仅已经在日本全土完成了191个加氢站,而且各个地方也是集体出展,显示地方企业发展燃料电池的研发。

再来看看燃料电池的产品:

当然新技术也少不了德国参展:

中国企业也有少数参展燃料电池的:

台湾企业搞了个燃料电池的城市电摩:

法国企业搞了个燃料电池的自行车,续航100km:

特斯拉不知道来凑什么热闹:

那么在锂电池产业上,日本企业都干嘛去了呢?

一方面他们在搞新电池及技术的研发,比如材料层:

另一方面,我又去了同时举行的智能电网展,在那里找到了些答案。除了上述新电池及材料的研发外,很多大企业转移到系统集成产业上,完成了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向。包括:智能电网,需求侧动态响应,数字发电站,模拟电厂(VPP)等。

当然系统集成这块也有几家中国大企业参展: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日本企业并没有放弃锂电池产业,而是放弃在量上和中国企业拼,进而研发技术及发展高利润高附加价值的锂电池产品,系统集成,服务等。同时也可以看出,未来乃至现在的中国锂电池市场,将会有很多公司逐渐进入与日企类似的系统集成产业。

我认为中国企业需要抓紧市场机遇,做大做好未来市场,可以分几步走:

以市场优势,量产锂电池产品,降低成本,提高量产质量工程能力。

投入研发提升锂电能量密度,及新型电池(全固态等),材料层面的研发能力。

加强锂电池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与先进生产技术的能力。

加快锂电池系统应用,系统集成的发展脚步,从量到质的进程,提高产品及服务的附加价值。

布局未来燃料电池市场,从制氢,产氢,储氢,供氢,到安全,系统等。预计这个产业的量产规模形成应该在2025到2030年左右。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