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锂离子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动力电池比容量不断飙升 三元路线成为市场主流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电缆网 发布时间:2017-11-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对整个动力电池产业来说,今年是市场规范和产业格局渐趋成型的一年,也是经济转型、行业发展的转折点。但是对市场参与者而言,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补贴和能量密度挂钩以后,三元路线成为市场主流,动力电池的比容量开始不断飙升。

动力电池比容量,三元路线

随着行业趋势的深化,动力电池企业间的比容量竞赛开始成为赢得市场的关键。各大电池厂商为抢占先机,纷纷加快其新产品的研发进度,以每年一款、每款50wh/kg的能量密度提升速度来更新电池。

一位技术出身的电池高管指出,国内的车用动力电池使用的都是方形和软包这种大电池,这两种型号并不像圆柱电池技术那么成熟稳定,电芯能量密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存在安全性下降的风险,电池企业太急于追求提高电池比容量,很可能会拿一些不太成熟的材料和技术直接往电池上装。

电池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许多电池企业突然开始做三元,其实有很多的路要走。而电池研发也有一个较长的开发和验证周期,通常电池开发做一个循环测试都要8个月的时间,验证周期更是高达几年。如果按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更新速度,产品不可能充分验证之后再投入市场。因此产品能否经受住市场检验,尚属疑问。同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也会加剧电池企业的经营成本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普遍在200wh/kg左右,从国内电池技术的成熟度来看,把电池做到200wh/kg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程度。汽车行业是一个良心工程,攸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每一次技术的提升还是需要一个踏踏实实的夯实阶段。提高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并非只有提升能量密度一途,车企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加速电池车的轻量化和平台化生产,共同助力电动车续航里程的提升。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三元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