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铅蓄电池行业整合仍将持续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2-11-28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环保部发布关于《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意欲进一步提高铅酸蓄电池的行业门槛。而这是自去年以来产业整合风暴的延续。
 
  业内人士认为,相关部门通过产业政策整合行业的初衷已经基本达成,未来产业整合将通过市场手段持续推进,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该通过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竞争力。
 
  产业整合效果明显
 
  据了解,受数起铅蓄电池引发环境污染事件影响,相关部门自去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产业整合的政策措施。
 
  去年5月18日,环保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掀开了全国性铅酸电池行业环保整顿的序幕。今年5月31日,工信部联合环保部发布《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11月6日,环保部发布关于《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征求意见稿,以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以促进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铅蓄电池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前述行业整治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并使铅蓄电池企业数量明显下降,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浙江铅蓄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姚令春透露,目前全国企业数量已经从整治前的约3000家压缩到了现在的800家左右。“行业整合尚未到位,经过市场洗礼,明年下半年企业规模将被压缩到500家以下。”姚令春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而他所谓的“市场洗礼”正是企业由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构成的综合竞争力的比拼。
 
  记者在素有“中国动力电池之乡”的浙江省长兴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铅酸蓄电池企业也由高峰期的100多家骤减至15家。
 
  在姚令春看来,整合后的企业数量虽然大大减少,但企业生产管理更加规范,机械化程度大大增强,环保水平明显提高,达到了相关部门“通过产业政策加强行业整合”的初衷。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企业数量的减少并未改变产能过剩的局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国内共生产铅酸蓄电池1498.9万千伏安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6.4%。2012年上半年,超威动力和天能动力两龙头企业存货分别增长133.57%、78.67%。
 
  在此情况下,为扩大销售市场,价格大战不可避免地频繁上演。据悉,从今年4月份开始,几个大品牌产品陆续降价,到10月底,电池的价格比年初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以48伏12安时电池为例,一线品牌约每组360元,二三线品牌为300多元。而年初一线品牌可以卖到约460元,二三线品牌也可以卖到近400元每组,价格已下降20%左右。
 
  应坚持理性合法竞争
 
  或许是受激烈市场竞争影响,近日又曝出了行业巨头“诽谤门”的丑闻。
 
  据了解,11月12日,全国大部分电动自行车厂家、电池经营商、代理商、分销商、各行业协会负责人、同行业企业负责人均收到一条短信:“天能袁宁博:昨日港深股市报道,超威电池董事长周明明移民澳大利亚,并减持……,面临崩盘的可能性。”当晚,网络上发帖、微博、QQ群发:“网传超威电池周明明套现,移民澳大利亚”。11月13日,超威公司向长兴县公安局报案,并通过公司网站和短信平台,发布了“严正声明”。
 
  据最新消息,浙江长兴县公安局于14日查获两名犯罪嫌疑人万某和熊某。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名嫌疑人均为超威竞争对手——天能动力的企业员工。万某和熊某已分别对其私自编辑虚假手机短信转发给客户、私自将虚假信息转发到互联网上的行为供认不讳,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超威动力和天能动力为国内铅酸电池领域最大的两家企业,两家企业占据了国内铅酸蓄电池30%—40%的市场份额。来自超威动力和天能动力披露的公开信息显示,两家港交所上市的公司在国内主要经营地点均处于浙江省长兴雉城工业园。
 
  超威集团宣传部部长刘建铭认为,这应该并非个人行为,有可能是某个高管的授意。其依据是,超威在全国区域的营销网络有1000多个代理商,每个代理商又有各自的分销网络,算起来共有几万家销售点。这些销售点的老板也都收到了这个短信。“一两个人在短时间内明显难以完成这个工作。”
 
  然而,天能总裁助理吴飞坚称,这只是万某、熊某的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公司高层对此短信及其内容事先并不知情。他同时表示,这两名员工只是转发了这条消息并非信息源头。对于炮制此类谣言的行为,天能方面也表示深恶痛绝,希望警方能尽快公布案件真相,查出谣言真正的始作俑者。
 
  尽管如此,一位不愿具名专家认为,天能即便没有授意员工对超威进行诽谤,也负有员工管理不善方面的责任;如果经调查,此次诽谤确系公司行为,天能将因此担负更加重大的责任。
 
  前述专家表示,目前铅酸电池的应用环境非常广阔,交通运输、通讯、电力、铁路、矿山、港口、国防、计算机、科研等国民经济的多个重要领域都采用了相关产品。而在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方面,铅酸电池发展空间更是广阔。
 
  有鉴于此,该专家指出,“企业应注重内功修炼,把更多精力放在开拓蓝海市场和最大限度发挥节能、环保技术上,而不是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获得行业优势。”
 
  事实上,超威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在加强科技创新方面已有所作为。据刘建铭介绍,超威在生产铅蓄电池方面已研发出并规模化使用“无镉铅蓄电池多阶段内化成工艺”。“该工艺不仅可节电28%以上、节水90%以上,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大量含铅镉电池污染排放的问题。”刘建铭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对于当前铅蓄电池行业频繁发起的价格战,姚令春认为,价格竞争是市场行为,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目前,还未出现低于成本的恶性价格竞争,而从竞争的效果来看,是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因此,无需进行人为干预。”姚令春对本报记者说。
分享到:

关键字:铅蓄电池 行业 整合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