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分布式电源 返回

光储充一体化!东莞新绮腾近零碳园区圆满竣工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零碳视点 发布时间:2024-02-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月26日,东莞新绮腾金银珠宝产业园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新绮腾近零碳园区圆满竣工。

  新绮腾近零碳产业园区项目由零碳产业运营中心负责整体方案设计及实施。通过构建”1+4+N”近零碳园区建设体系, 包括“1个目标”,即以打造近零碳产业园区典范为目标,树立东莞“双碳”工作标杆、提供东莞碳污协同经验;4条主线,即零碳能源、能效提升、碳污协同、管理体系。N个场景,即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数字化碳管理系统等。实现了能源、建筑、交通、生态、废弃物、管理等多方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力促进园区产业绿色化发展、能源低碳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

2022年9月26日

数字化碳管理系统上线运行

2022年12月15日

1.598MW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2024年1月5日

1.5MW/3MWh储能系统并网运行

2024年1月26日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投入使用

  01.分布式光伏系统

  分布式光伏系统,合理利用园区闲置屋顶,为园区提供绿色电力。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598MWP,2023年发电量168.65万度,减排1056.09 tCO₂,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8%。

  02.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根据园区的负荷特性及光伏电站的并网容量,完成建设1.5MW/3MWh储能电站,在减少企业用电成本的同时,提供可靠的虚拟电厂调度资源,帮助提升电网稳定性,提高光伏发电量的消纳率。

 03.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为园区新能源汽车提供24小时充电服务,为园区新能源车辆,尤其是新能源物流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与光伏和储能系统形成一个高效的能源循环链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04.数字化碳管理系统

  数字化碳管理系统,集成了智慧能源管理、碳排放监测等功能,帮助企业建立碳排放MRV体系。能源管理通过对用能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挖掘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能源浪费、无效用能,及时控制、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平台还建立了组织碳核算以及产品碳足迹计算的数字化系统,实现一键生成排放报告,并与权威认证机构打通数据核验环节,帮助企业快速完成碳排放相关评价及认证。

  05.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ESG体系建设与实践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通过摸底调查,建立园区内“三废”信息动态更新机制,通过企业源头削减,“点对点”循环利用,将零星“三废”园区统一处置或收集。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绿色竞争优势。

  推动ESG体系建设与实践,在环境(E)方面,对碳排放、能源、建筑、交通、绿地、废弃物等资源采取可持续实践,主动应用先进绿色技术等;在社会(S)方面,向员工提供教育、健康和娱乐设施,宣传引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措施,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在治理(G)方面,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对长期战略和风险管理,主动邀请入驻企业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园区近零碳创建。

  同时,零碳产业运营中心还协同东莞银行为项目建设提供绿色贷款,圆满交付了“咨询+零碳升级+绿色金融+零碳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优势,积极助力双碳项目实施,为高质量绿色发展“融资+融智”,帮助园区和企业快速提升绿色竞争力。


分享到:

关键字:光储充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