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分布式电源 返回

昱能科技拟投资15亿元建设储能智能制造基地 推进光储一体化协同发展

作者:冯思婕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2月7日晚间,昱能科技公告称,公司拟与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投资建设储能西北地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其中第一期建设期1年,投资约3亿元,第二期建设期2年,投资约12亿元。

  公告显示,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8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厂房建设、产线及生产设备安装调试、附属设施、储能示范项目及科研示范项目等,拟用于生产储能一体柜、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PACK(锂电池包)等工商业储能产品。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今年9月份发布的《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预计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GW;到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的累计市场规模将在190亿元至240亿元之间,美国和中国的装机量占比预计将超过全球的50%。

  昱能科技认为,储能可以灵活调节与调动电力资源,成为解决“弃风弃光”和满足调峰调频需求的有效手段。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划分为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工商业储能是用户侧储能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随着各省市的峰谷价差拉大,实现两充两放的省份不断增加,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将进入快速爆发期。

  在此前的半年报中,昱能科技提到,公司从便携式移动储能、户用储能到工商业储能系统均已完成相关产品布局,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中单相户用储能系列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并销往欧美市场。其它各系列储能产品有望在2023年实现量产供货,可以和公司各功率段的微逆产品形成光储一体系统。作为公司的下一个盈利增长点,储能板块产品布局正式迈入新阶段。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钱向劲认为,对昱能科技来说,光储一体化战略是实现业务多元化、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他表示:“利用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产品的协同效应,公司有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同时借助在光伏市场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快速拓展储能业务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昱能科技的控股孙公司天津奥联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不久前刚中标了上海电能南京南钢61MW/123Wh用户侧储能EPC总承包项目储能电站PC(采购-施工总承包)工程,中标金额1.68亿元。本次中标项目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

  “公司具备成熟的研发体系和丰富的科研项目经验优势。本次中标体现了公司在储能产品领域的竞争力,如中标项目签订正式合同并顺利履约,预计将在未来合同执行期间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昱能科技表示。


分享到:

关键字:昱能科技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