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商务、技术、交付协同推进,可以实现项目当月签、当月投运。”10月30日下午,在开勒储能5年期工商业储能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布会上,开勒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小波承诺,相较于行业10年及以上起签的EMC合同,开勒储能EMC模式周期直接“打对折”,将助推工商业储能项目摆脱投资流程长、决策慢、缺乏服务保障等发展困境。
据了解,近年来,在“双碳”战略大背景下,峰谷电价价差套利成为工商业储能重要商业模式,此外,随着电力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等盈利模式的推广,工商业储能项目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EMC模式通过合同将能源外包,与投资方进行利润分享,实现降低能耗、节省用电成本,使其成为眼下主流的工商业储能商业模式。
而受制于储能投资回报特性,行业内EMC合同期限普遍长达10年以上,为业主带来了不确定风险。“开勒储能是产投一体,我们有自己的产品,同时投资资产也是自持,再结合全方位的储能开发、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确保了投资回报的稳定性,所以我们在行业平均10年起签的基础上,将周期压缩了一半。”卢小波表示,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开勒储能商务、技术和交付团队将同步推进协议签署、电网接入、储能主设备采购等工作,项目可以实现当月签、当月投运。此外,开勒储能借助企业云平台系统,将为业主方提供24小时响应服务,共同构建储能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