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分布式电源 返回

无处不在的电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23-06-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如今,电能使用已遍及国民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电气化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每一度电看似触手可及,其实都来之不易。本版今日起刊发“电从哪里来”系列科普,让我们一起了解电、认识电,共同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能源利用的第三次飞跃

电使用方便,便于输送、分配和转换,可以精确地定时、定点、定量加以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一次能源都可以转换成电。电的应用是人类历史上继钻木取火和蒸汽机应用后,利用能源的第三次飞跃。

世界电力工业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中国电力工业开始于1882年。

电力工业的出现是能源工业的一场革命,使人类迎来了“电气化世纪”,发展和深化了继蒸汽机技术革命以来的产业革命。电力工业大大拓宽了能源利用领域。

电的应用推动了能源密集型生产的发展,推进社会生产进入技术密集型时代,创造出空前规模的社会生产力;电的应用与电子技术控制手段相结合,为社会生产的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生活条件的改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动机的出现,使电力拖动成为社会的主要动力来源,并为生产工艺上的自动化、远动化创造了条件。

电加热炉窑的出现,实现了其他冶炼方式无法达到的高温和冶炼条件。

电焊的发明和技术进步,解决了其他焊接方法的焊接质量和难熔金属的焊接问题。

家用电器的发明和技术进步,改善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通信、广播、影视都离不开电。

电应用于动力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成为人类历史上重大科技革命之一;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现代国家的发展水平都与电能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当今社会,电气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现代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晴雨表”“风向标”

在现代社会中,电的使用已遍及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

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一项项攀升的电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运行正在企稳回升,国民经济活力充沛。随着消费逐步回暖、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国多地用电量整体呈现积极信号。

近期,住宿餐饮等消费行业快速回暖,各地开足马力抓生产促经营,拉动用电量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国共有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宁夏、青海、甘肃、西藏4个省份同比增速超过10%,内蒙古和广西用电量增速超过8%。增长的电能需求,折射经济活动的加速升温。

1~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81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用电量186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48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

本版制图/方芳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