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叠加气温攀升,多地发用电量快速上涨,面临用电高峰挑战。如何引导和激励电力用户挖掘调峰资源,参与系统调峰,是迎峰度夏期间为电网有效“减压”的方式之一。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两个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中,都新增了需求响应章节。
所谓需求响应,是指应对短时的电力供需紧张、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困难等情况,通过经济激励为主的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自愿调整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
电力需求响应让电源、电网、负荷侧、储能的关系更加和谐,也让参与方受益颇多。5月16日,山东青岛供电公司、国网数科控股公司及海信集团的员工在海信信息产业园完成了中央空调控制设备云端智能调控技术联调工作,打通了海信空调云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调控路径,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使用“云云对接”模式将空调负荷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空调负荷柔性控制。
“‘云云对接’模式能够使电网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实现与空调负荷可调节资源的直连和柔性互动,使空调用户在无感知的情况下取得需求响应资金补贴,有利于空调厂家充分挖掘自身数据资源,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三方共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部市场处负责人介绍。
随着电力峰谷差不断拉大,电力需求侧调节资源的价值也日益得到重视。在浙江,浙江湖州供电公司于今年创新实施“移峰计划”,推动企业移峰资源、储能移峰资源、可调移峰资源三类资源聚合,构建电力保供稳价新模式。4月以来,湖州供电公司联合政府单位完成14个行业、千余家具有高移峰潜力的企业摸排,预估可构建50万千瓦移峰填谷负荷柔性资源池,确保工业经济稳产达产,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电力可靠供应。
越多用电客户响应号召,就越有利于实现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想要更好地挖掘需求侧资源的可调节潜力,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相关部门要督促地方引导社会支持、理解、参与需求侧响应,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系统调峰、调频等需求响应,有效消解高峰时段压力。此外,要完善技术体系,推动自主创新发展。最后,要强化标准引领,高标准开展示范建设。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与应用实施监督,对需求响应软硬件支撑系统实施第三方质量检测监督,保障示范项目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