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电池储能回收再利用 打通新能源车上路的“关卡”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北方网 发布时间:2012-12-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天津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及产业发展规划》正式通过审议,规划不仅明确了本市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也明确具体的推广路径,结合近期频繁对外发布的产业政策和规划,本市将在初步构建起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商业运营模式,以将关键技术迅速付诸产业化,打通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最后关卡。解决运营模式“症结”
 
    “清源现在已经有11款车型拿到了生产公告,涉及邮政车、环卫车和城市物流车等,且已经在天津、南昌、昆明和上海等地投入运营,所以要实现规划中的目标,技术并不是症结所在,关键还是要解决运营模式的问题。”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春明告诉记者,规划把公交、出租、班车、邮政等领域列为了推广应用的重点突破口,一方面是因为天津的新能源汽车在公用领域的应用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同时也是希望其能率先建立起合理的运营模式,为下一步私人用车领域摸索经验并提供示范。
 
    “产业链上需要有一个针对电池的独立运营单位,一方面保证电池的合理储能利用,同时也避免将电池的管理成本一次性附加到整车身上,这样可以保证参与各方都算出盈利账,也摆脱政府补贴电动车的‘输血’模式。”赵春明表示,规划提到了将探索和完善多种商业模式,但其个人更赞成裸车销售、电池租赁模式。“比如锂电池在使用三年以后储能会下降到之前的80%,这时的电池虽难以完全满足运营需求,但电池运营商完全可以安排梯度或储能回收以继续利用。”
 
    鼓励“抱团谋发展”
 
    事实上,从7月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10月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正在加速明晰。
 
    “以前的资金补贴主要针对技术项目,但今年起提出以‘创新团队’的形式申报,就是在强调继续以科研工作为重心的同时,及时跟进生产、销售,迅速完善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模式。”赵春明表示,新出台的扶持政策要求以“产业链组团”的组织形式进行申报,首次提出要由整车企业牵头,重点支持“全新设计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且奖励资金拨付视项目进度而定,这一方面是考虑到更有利于打通产业链的技术壁垒,同时也是希望新的技术能最终转换成新的车型,保证奖补能让新技术尽快变成新产品,并走向市场。
 
    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据了解,规划提出到2015年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5万辆,整车生产企业达到6家,总产能达到6万辆;2020年达到7.2万辆,整车生产企业达到7-8家,总产能达到30万辆的目标。同时依托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河教育园等特定区域,实施电动公交车、新能源出租车推广应用等。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目前纯电动汽车仍有技术难点尚未有所突破,巨大市场容量很难短期内有效释放,同时,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做后盾,及时健全保障融资体制。而单纯依靠企业、研究机构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地方政府应及时出手,积极引导企业建立银行、股票、债券等多融资渠道。
分享到:

关键字:电池 储能 回收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