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边远地区与海岛离网储能(停用) 返回

加快特高压通道建设 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13-07-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目前甘肃新能源消纳面临几大问题。

  首先是电源电网建设不同步,新能源发展的统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大前提下,新能源前期工作审批及流程简单,核准进度快,建设周期短,同比电网配套工程与风电场建设不同步。同时,新能源发展的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不统一,部分地区新能源发展与电网建设不匹配,配套电网建设严重滞后。

  其次,电网调峰能力有限,电力平衡困难。在新能源中,光伏发电的特性较好,基本上为正调峰特性。而风电具有明显的“反调峰”特性,由于风电的可测、可控、可调性较差,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与安全稳定。

  所以,要努力推动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将新能源及其配套电源进行打捆外送。

  甘肃酒泉市市委书记马光明

  按照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区位重要、环境承载力强等比较优势,不断加快甘肃新能源基地建设,提升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生产输出基地,实现甘肃能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目前,甘肃电网新能源消纳问题成为河西地区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瓶颈。

  2012年,甘肃风电装机全国第三,但发电量只排到全国第六。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虽然甘肃省积极开展电力外送研究,但外送工程与风电发展不匹配,外送工程进度严重滞后于风电建设。再加上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电网消纳能力有限,成为目前甘肃风电送出的瓶颈,并制约了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配合国家电网公司完成了酒泉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规划方案,规划以±800千伏直流送往湖南。目前,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已确定为甘肃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工程,并已完成了预可行性研究等相关工作。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约480亿度,能有效解决河西地区电力送出和消纳问题,并为节能减排做出重大贡献。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春
分享到:

关键字:加快 特高压 通道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