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快速增长, 用电高峰期都出现 了电力供应不足,拉闸限电的情况,用电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的电力能源以火电和水电为主,负荷与能源分布很不均衡 ,东部地区负荷多而 能源少,西北西南地区能源多而负荷少。为有效解决以上的问题,可在能源中心建立 大火电、水电基地,然后将电能外送到负荷中心。这样电力需要跨区域、大容量、远 距离传输,因此未来我国电力发展的趋势是“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但 我国目前主干电网电压等级为 500KV,难以建立坚强的全国联合电网,不能有效调试 电能,且其大容量输电也不经济。 国外实践和国内研究经验表明,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可远距离、大容量输电,节 省线路走廊,易于建立坚强的电网,将特高压交流线路作为全国电网的主网架是很有必要的。
(2) 国内外特高压输电研究现状概述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研究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特别是美国、前苏联、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的大规模特高压输电研究,在理论研究、电气设备研制和实际应 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 美国建立的特高压试验室和试验场系统地研究了可听噪声、 无线电干扰和电视干扰等 问题,取得很多成果。前苏联建成了 1936KM 的 1150KV 特高压输电线路,日本也建成 380KV 的 1000KV 特高压输电线路,均可成功运行。 我国在“六五”期间也开展了特高压输电攻关项目的研究。 武汉高压所户外试验场建 成一条约 200m 的特高压试验线段,中间有一基特高压真型铁塔,研究了输电线路外 绝缘特性和输电线路对环境的影响。在武汉高压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研究 院所和一些高等院校的各级努力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目前, 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并制定了发展规划。今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六大电力设计院参加的特高压交流输电认证会成功举行, 取得了很好的 效果。
(3) 我国对特高压关键输电技术的研究
当前在我国建立一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线路十分必要, 它涉及电力规划、 科研、 设计、设备制造、建设、运行控制等诸多方面,对未来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意 义重大。 1.工频电磁环境研究 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它包括电晕损耗、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 地面 1m 处电场强度等问题。 (1)无线电干扰 输电线路电晕产生的脉冲电磁小沿线路两侧横向传播, 影响沿线一定范围内的无 线电设备接收的正常信号的波形幅值和相位。 相关标准规定 500KV 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限值可以确定在 55 (0.5MHz)建议特高压 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在 55-58 之间。 (2) 可听噪声 很多国家对输电线路周围空气电离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没有限制标准, 在低电压 等级下,可听噪声表现不明显,电压等级变高时就需引起重视,如线路设计不符合相 关标准,这种噪声将使得线路附近的居民以及在邻近线路工作人员感到烦躁不安。
输电线路属于整个环境中的一部分, 其可听噪声的限值可参考当地的环境噪声限 制标准。关于噪声的相应国标有 GB3096-93,GB12348-90,GB12523-90 及配套的测 量标准。 (3)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和磁场 我国标准规定 500KV 线路距离地面 1m 处最大电场强度跨农田时≯10KV/m,跨公 路时≯7KV/m,对于特高压线路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按照 500KV 线路的标准设计。
采用紧凑型线路可以增加输送容量, 导线采用倒三角形排列可以改善线路下方的电场 和磁场环境,也可减少线路走廊,导线最低对地高度可以降低,说明特高压相导线采 用倒三角排列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4)导线型号选择和布置方式 导线型号选择和布置方式直接影响到导线表面电场强度, 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又决 定线路电晕损耗、无线电干扰水平、可听噪声、电视干扰等参数,导线对地距离决定 地面 1m 处的电场和磁场强度,因此研究导线型号选择和布置方式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