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过度依赖政府扶持 风电行业或将为"大跃进"埋单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时间:2012-12-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如同任何一个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和扶持发展起来的行业或企业一样,华锐风电乃至整个风电行业也必将要承担政策风险和代价,为之前的“大跃进”埋单。
 
  华锐风电(601558.SH)“带薪休假”的新闻喧嚣了整个11月。这家曾经以火箭速度成长为中国风电业龙头的企业如今陷入了经营的困境。 
 
  华锐风电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已出现全面亏损,季度每股亏损0.07元。截至9月30日,华锐风电的存货金额达到85亿元之高。更为糟糕的是,公司的现金流亦十分严峻,资金链紧张,以至于不得不以“带薪休假”的方式“变相裁员”。 
 
  然而,在2012年以前,这家公司的成长史书写的是全面辉煌。 
 
  这家以2000万元家底起步于2006年的风电企业,从2007年至2010年间,净利润从1.26亿元猛增至28.55亿元。2011年1月5日,华锐风电以90元/股的发行价登陆A股市场,创下了主板市场20年来发行价的最高纪录,成为市值近千亿的风电设备生产商。 
 
  短短5年内,华锐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制造了中国企业史上的财富奇迹。但其成功更像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神话。 
 
  相比于其他纯市场化竞争的行业,风电行业更多地依赖于产业政策和主管部门意志的支持。华锐的成功当然也离不开这些。 
 
  在国家发改委推动下,一系列扶持和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风电行业也因此迎来了爆发性增长。按照“十一五”初期的规划,“十一五”期间的装机量是500万千瓦,到了2007年底,目标调整到1000万千瓦。但最后的结果是,整个“十一五”的装机量超过了4000万千瓦。5年间,中国的风电装机总量达4182.7万千瓦,连续5年翻番增长,跃居全球第二。全国建设中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从一个增加到7个,24个省、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风电场。 
 
  更重要的是,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气、联合动力、阳明风电等一批国内品牌的风机制造商迅速崛起。其中,又以华锐风电利用政策最彻底,中标最多,占有市场份额最大,崛起速度最快。 
 
  在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中,一些隐忧开始显现:爆发式的发展带来了产能的过剩;电网无法消纳暴增的风电以至于并网与调峰难题无法突破,难免闲置和“弃风”的尴尬;滞后的技术、管理、质量等缺陷,导致风机脱网事故频发,不断拷问风电场与电网的安全。 
 
  于是,从去年开始,风电政策开始转向,大规模的项目审批受到限制,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不断出台,准入门槛被不断提高。 
 
  如同任何一个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和扶持发展起来的行业或企业一样,华锐风电乃至整个风电行业也必将要承担政策风险和代价。如今,不只是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明阳风电等风电企业正在为风电行业的“大跃进”埋单。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风电整机行业产能过剩率在50%以上,国内风机价格从2008年的每千瓦6200元以上下滑到现在的3500元,企业利润率不到10%。 
 
  一些投资者对陷入恶性竞争的风电行业表示悲观:未来中国风电产业将逐步走入成熟发展期,利润会不断下降;在经历了近5年的暴涨之后,增长的幅度和空间相对有限;不断发生的风场事故也意味着,未来,风机事故即将进入高发期,风电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这样看来,华锐们的寒冬仍显漫长。 
分享到:

关键字:过度 依赖 政府 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