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深圳惠程黄金丝故事谢幕 总工离世无技术依靠

作者:许金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2-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深圳惠程(002168.SZ)原计划12月2日复牌,现决定推迟,继续停牌理由是“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挥别聚酰亚胺,一个新的故事似正在酝酿。

不久前深圳惠程突然决定对外抛售长春高琦、江西先材股权,并签订托管及回购协议,称5年内待两公司业绩好转视情况予以回购。

 

长春高琦、江西先材是深圳惠程聚酰亚胺项目最重要的产业化平台。《华夏时报》记者曾独家报道深圳惠程耗时超过6年、耗资逾4亿元的聚酰亚胺项目“烂尾”。

 

深圳惠程真的会实施回购吗?11月28日,吉林方面传来消息,深圳惠程聚酰亚胺项目总工程师、该材料国内首席科学家丁孟贤去世。

 

没了技术依靠,长春高琦、江西先材要“起死回生”几无可能,至此,深圳惠程聚酰亚胺“故事”已然谢幕。

 

“黄金丝”项目被弃

 

近日,深圳惠程对外披露,公司已于11月23日签署两份《股权转让协议》。其中一份是向吕晓义转让长春高琦33%的股权,转让总价为1.58亿元;另一份则是向吕晓义、何平分别转让江西先材各26.4%的股权,合计52.8%,转让总价为2328.48万元。交易完成之后,深圳惠程将不再持有江西先材股权,在长春高琦中的股权比例则由51%降为18%。

 

需要说明的是,吕晓义是深圳惠程的大股东,何平是二股东;他们与何平的丈夫任金生同是深圳惠程的实际控制人。

 

除了2012年靠营业外收入实现盈利之外,2010年、2011年、2013年,长春高琦皆亏损,江西先材更是连亏数年。深圳惠程将两家公司的股权予以抛售,似乎无可指责;但对股东而言,这将意味着一个梦想的破灭。

 

江西先材的研发方向是静电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锂电池隔膜,此为全球首创;规划产能2亿平方米/年,一期4000万平方米/年原计划2015年初投产。

 

长春高琦下辖吉林高琦、长春聚明、吉林高航等公司,其研发方向则是聚酰亚胺原料、树脂、纤维、薄膜、泡沫以及复合材料,这家公司也是江西先材的股东。

 

资料显示,聚酰亚胺纤维由奥地利兰精公司首创,后由德国赢创接管,商品名“P84”,为全球独家垄断性产品,现主要用于制造工业滤料,生产除尘袋。因为色泽金黄、价格昂贵,在业内,聚酰亚胺纤维又被称为“黄金丝”,因技术难度极高,此材料国内至今也不能生产。

 

对于深圳惠程的聚酰亚胺项目,起初外界寄予了厚望,这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其一,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深圳惠程的股价复权后上涨了逾30倍,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不足72%。其二,2010年1月,深圳惠程推出定向增发方案,最终筹集逾4亿元,用于长春高琦将聚酰亚胺纤维中试线放大至3000吨/年,当年公募基金新晋“一哥”华商基金不但先期“潜伏”,还参与认购了400万股。

 

经过4年的研发,深圳惠程聚酰亚胺项目进展如何?最终,深圳惠程只建设了300吨/年聚酰亚胺纤维,仅为当初计划的1/10,算上公司曾使用自有资金建设了一条240吨/年生产线,纤维总产能尚有540吨/年;项目预期年销售收入从7.4亿元“缩水”至6000万元;4000万平方米/年纳米纤维电池隔膜的投产时间遭无限期推迟。

 

10月8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公司回应:“未来将维持现有规模,将重点放在聚酰亚胺纤维的工业推广上。”

 

未料仅过了一个多月,深圳惠程便决定转让长春高琦、江西先材股权,这显然与其当初的说法矛盾。

 

11月28日,《华夏时报》记者再度致电深圳惠程,董事会秘书方莉回应:“不矛盾啊,公司不是还有长春高琦18%的股权吗?另外,虽然股权转让了,但还要托管,5年内可以回购。”

 

的确,在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同时,深圳惠程还与吕晓义、何平两人签署了一份《股权托管暨回购协议》。

 

据此,公司将受托行使吕晓义持有的长春高琦66.63%、吕晓义及何平持有的江西先材52.8%股权的股东权利,并授权管理层在未来5年内根据经营情况实施回购。

 

股权转让完成之后,深圳惠程计划继续合并长春高琦、江西先材的财务报表。不过,该事项尚要与年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和讨论。

 

酝酿一个新故事

 

深圳惠程真的会实施回购吗?一位不具姓名的投资人士直言:“这不过是一个说辞而已,他们现在正在找退路。”

 

11月28日,《华夏时报》记者获悉,深圳惠程聚酰亚胺项目总工程师丁孟贤不幸于当天去世。

 

12月1日,长春高琦方面予以了确认,“今年初以来,丁孟贤身体就一直不好。”很快,长春高琦的官网及官方微博便发布了消息,官网颜色也随之变成黑色。

 

深圳惠程仰仗的技术权威已经不在,长春高琦、江西先材要靠现有的聚酰亚胺纤维扭亏,希望渺茫,540吨/年生产线何去何从,颇值得关注。

 

事有蹊跷,也就在12月2日,深圳惠程在深交所发布公告,决定继续停牌,理由是“正在筹划重大事项”。

 

深圳惠程“将有动作”相信不少投资者或已经知晓。

 

今年初,打着“开发聚酰亚胺国内外市场”及“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旗号,深圳惠程开始对管理层实施大换血。

 

新晋董事长纪晓文原为九发股份(现更名“瑞茂通(600180,股吧)”,600180.SH)的董事长;董事杨富年来自博盈投资(现更名“斯太尔(000760,股吧)”,000760.SZ);董事田青出身华为,董事王东是位律师,曾在南粤银行法律合规部工作。

 

4位非独立执行董事无一人有聚酰亚胺材料背景,其中两人倒是有过上市公司重组经历。

 

另外,深圳惠程3位实际控制人也有退出意向。经过一轮 “马拉松”式 的减持之后,目前吕晓义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2.34%,何平、任金生夫妇的持股比例则为12.17%,三方合计不足25%。

 

他们会不会让位,还需拭目以待。

 

分享到:

关键字:深圳惠程 电池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