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环保大整肃 铅酸蓄电池产业也难健康?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2-12-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龙头企业不仅不携手应对社会对行业的偏见,还发生如此恶劣的不正当竞争,这让行业声誉进一步受损。”
 
    宿怨难了,矛盾激化
 
    老二说老大“不行了”,老大说老二诬陷。
 
    谣言?暗算?2012年11月13日,这一幕出现在一个刚刚从环保风暴中走出来的脆弱行业——铅酸蓄电池行业身上。
 
    当日,一条短信在业内疯传,令资本市场和产业界震动。短信称,“超威电池董事长周明明移民澳大利亚,并累计减持超威7380万股套出现金,在股市融资借贷23.5亿,面临崩盘的可能性……”超威集团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动力电池制造商。
 
    超威随即报案,1天后,当地警方宣布破案。
 
    造谣者来自天能集团,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另一龙头企业。11月14日,两位“互不认识”的天能员工在公司办公室被便衣警察带走,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
 
    两家企业的口水仗随即拉开。天能集团总裁助理吴飞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是员工的个人行为,天能存在对员工教育失职的问题。”而超威集团董事长助理陈中华则对媒体表示,“我们怀疑是得到了天能某个高管的授意。”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秘书长王敬忠表示,行业龙头之间的商战并不鲜见,但闹到警方“抓人”的地步却是“历史首例”,这让他感叹“连协会都不好协调,只能呼吁双方保持冷静”。
 
    这一幕与刚刚披露的“三一、中联”口水战何其相似。同为湖南省的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因为商业竞争,关系不断恶化,相继卷入“行贿门”、“裁员门”、“间谍门”等多起恶性竞争事件,最终三一重工甚至要“迁都”北京。
 
    “业内都知道二者的宿怨,造谣事件让双方矛盾开始公开化。”一位要求匿名的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标准技术委员会专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过去10年,电动自行车在中国的崛起催生了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发达,天能、超威等发迹于浙江北部小城长兴县的小企业得以壮大,并成功在香港上市。2011年,天能集团销售收入超54亿元,超威集团销售超49亿元。
 
    在这个野蛮生长的草根行业,一度存在三千多家铅酸蓄电池企业。铅蓄电池制造企业恶劣的环保状况曾引发多起儿童血铅超标事件,震惊全国。
 
    “龙头企业不仅不携手应对社会对行业的偏见,还发生如此恶劣的不正当竞争,这让行业声誉进一步受损。”上述要求匿名的铅酸蓄电池专家说。
 
    据悉,为遏制事态进一步升级,超威集团、天能集团所在地的当地政府业已介入。
 
    环保大整肃,产业难健康?
 
    现在来看,此次巨头商战的爆发,或是2011年全国铅蓄电池行业的环保大整肃过后,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变化的标志。
 
    2011年5月18日,环保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掀开了全国性的铅酸电池行业的环保大整顿。5月31日,工信部联合环保部发布《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11月6日,环保部再发布关于《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
 
    去年以来铁腕的行政整顿导致了产业格局的急剧变化。按照“500米安全生产距离。同一厂区年生产能力不应低于20万千伏安时”等硬性条件,不合条件的企业被全部关停或整治。这些大限一度被行业比作“地球上不够一米五的人全杀掉,不管你是不是健康”。
 
    就此,中国铅蓄电池企业数量从三千多家下降至一千多家,未来将进一步缩减至三百多家。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伊晓波说,浙江省从273家企业关停到只有现在的二三十家,关停了百分之七八十。
 
    一年后,“对行业动大手术”的这一强制行政做法在提高了企业环保标准的同时,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也开始逐渐显露。
 
    大量小企业已经倒下,行业里只剩下天能、超威两家总计占据50%以上市场份额的超大企业和为数众多的中型企业。行业普遍认为,后者在前者的价格战中将支持不了太久。
 
    “原本我们认为政府的强硬干预,在环保治理等方面会给行业带来帮助,企业的关闭都是为了行业更好地发展,但没有预料到强硬干预会对市场造成什么影响。”伊晓波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般而言,淘汰三分之一企业是合理的,如今淘汰三分之二,行业的自愈能力将会受影响,“小企业未必不环保,大企业如果违规,伤害更大”。
 
    “一下子关停了这么多,有这么多的利润可图,企业都不管了,贪婪,导致企业盲目扩张。”伊晓波说,原来其分析未来3-5年,行业将像大草原,羚羊斑马全都没有了,只剩下狮和豹了,狮和豹的残杀会更加血淋淋,结果这样的局面一年左右就迅速地出现。
 
    显然,仅剩两个寡头的结果则是,行业的健康程度和未来走向将很大程度系于两家巨头身上。此时发生恶性竞争案件,正如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铅酸蓄电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徐红所说,很难预料行业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我们整治了半天,到底有没有解决污染的问题?有没有让产业变得更健康?”蓄电池制造商风帆股份副总经理马力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是时隔一年之后需要反思的问题。
分享到:

关键字:环保 整肃 铅酸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