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恶性循环急需改善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发布时间:2012-12-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然而,多数电厂目前对投资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项目感到困难重重。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一些发电企业了解到,其中最突出的困难是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应用在初期运营成本高、风险大,导致价格高昂。目前,除了水电外,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远高于煤电成本。高成本抑制了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成长。加之,市场狭小又给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造成障碍,如此恶性循环使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链条不够完善,核心技术比较薄弱,设备研发制造能力明显不足,风电、光伏、热力、液体燃料产品成本高也是正常现象,这是各行业在发展初期都会面临的问题。”
 
    强大的制造业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中国不迅速建立强大的制造业作为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撑,则目前关键技术与主要设备依靠进口的局面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则有可能成为永远也长不大的“老小孩”。
 
    为此沈宏文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可以通力合作,积极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促进核心设备的推广普及,进而大幅降低有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可再生能源市场推广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障碍,如多数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认识,导致产业发展的大起大落;电网对接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缺乏动力,导致近些年大量风电场“弃风”;石油企业对生物液体燃料纳入成品油流通体系缺乏热情,制约了生物液体燃料产业的发展;物业管理者经常以各种借口阻挠住户使用太阳能户用热水器,阻碍了国内热水器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任何一个新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都是成本高、市场不成熟,因此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而且可以缓解环境和气候变化压力,提高我国能源的保障能力,降低对石油和煤炭的依赖,解决边远地区用能问题。所以说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白玫博士表示赞同。
 
    因此,我国必须明确采取全国分摊和政府补贴办法,应对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高昂成本,来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2012年12月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2010年10月-2011年4月)》,包括发电项目补贴表、公告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补贴表、发电接网工程补贴表机电价附加配额交易方案。
 
    另外,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作为《可再生能源法》最重要配套细则的《可再生能源配额管理办法》,有望于近期出台。未来出台的管理办法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度可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配额强制分配给电网公司,要求在其收购电力中必须有一定比例来自可再生能源;另一种则是将配额强制分配给发电企业,要求其所发电力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必须占一定比例。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局6月份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产电成本正逐年降低。这无疑颠覆清洁能源科技过于昂贵的传统观点。
 
    国际可再生能源局创新与科技中心主任DolfGielen表示,市场发展迅速,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很有可能进一步下降。2011年投资于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金额高达2600亿美元。
分享到:

关键字:可再生 电力 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