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如同近期的高温天气一样,最近,储能板块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可谓“炙手可热”,“阳”味十足。
从今年4月开始,储能板块犹如“开挂”一般,板块整体涨幅超过60%,划出了一道靓丽的上升曲线。近30支个股股价涨幅超过两倍,派能科技、固德威、南网科技、赣能股份、宝馨科技、科信技术等股价涨幅更是超过三倍。储能市场热度居高不下,甚至引发监管问询和重点关注。
事实上,储能赛道正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所在,是供养两大万亿赛道的主干道,具有强关联性。一方面关联着“光热、光伏、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又牵动着动力电池与新能源车,新能源产业的爆发自然会影响到储能产业规模化进程。
政策支持也是驱动储能赛道火热的现实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5月末,国内已经有23个省份明确“分布式强制配储”。
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反映在相关指数的大幅上涨上,还有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今年3月,重庆长寿5兆瓦/10兆瓦时储能站正式并网投入运行,这是西南地区最大兆瓦级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电站;5月,南京最大单体电网侧储能项目江北储能站并网送电,最大充放电功率110.88兆瓦;山东、湖北今年储能项目启动规模均已达1吉瓦左右,宁夏已超2吉瓦。此外,还有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蓄能和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正在全国各地加快上马。
国内储能市场一番红火,而国际市场,受能源危机影响,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能源电力价格飙涨,因家用光伏+储能的应用可提高电力自发自用水平,延缓和降低电价上涨带来的风险,同时获得稳定的电力支持,所以需求快速拉升。民生证券分析师认为,欧洲能源紧缺催生户用储能需求爆发,预计2022年欧洲户用储能需求将出现122%的强劲同比增长。
近年来,欧美等各国政府均加快了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步伐,在持续加强光伏产业支持力度的同时,通过减税、退税、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助力储能发展。
综合海内外的市场表现,其中的变化说明储能早已不是一个待命的“替补”。但市场仍需警惕的是,储能产业虽然持续高热,但是一旦行业增速追不上股价涨势,业绩预期无法及时兑现时,暴涨之后出现价值回归也是在所难免的。
比如,锂离子电池是新型储能的主要路线,占比约为90%。2021年以来,锂电池成本持续上涨,直接影响着储能的收益。据彭博新能源预计,随着主要成本器件锂电池的价格下行,2025年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有望较2019年下降40%,国内少部分地区才有望率先实现“光储平价”。
目前来看,储能产业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上下游的配套支持,同时必须突破行业限制,打破封闭运行状态,加强跨行业联盟和协调协作,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实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此,潜力巨大的储能市场才能真正被激活。对于储能这个风口,我们既要有战略定力,也要有陪伴产业成长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