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规划与备案项目 返回

战略错误 中海油新能源业务中道陨落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4-01-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有媒体在中海油总部人士处获悉,中海油已决定撤销新能源公司,新能源公司业务除了两处煤制气项目,其他项目均将被剥离。    

随后记者致电中海油总公司宣传部,未获回应。

曾被视为中海油六大业务板块之一的新能源中道陨落,有人称好,有人叹惜,这或将给同样正试图涉足新能源领域的其他“两桶油”以提醒。

在业内专家看来,中海油收缩新能源业务行径无疑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即“三桶油”仍会加码在传统油气领域尤其是天然气方面的投入,新能源业务投资力度至少短期内会减弱。

战略错误?

公开材料显示,中海油于2006年6月以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全资子公司——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公司)。该公司的业务范围涉及风能、生物质能、煤基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CDM等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是中海油新能源产业的孵化器。    

作为能源央企,中海油涉足新能源领域之初对其抱有很大的信心。据称,彼时任中海油董事长的傅成玉凡在重要场合都会提到新能源是中海油的核心业务之一。随后新能源公司在其业务发展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也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新能源业界信心。

2009年,中海油将新能源业务列入战略发展规划,其新能源领域发展进入了实质性阶段,风能、生物质能产业开拓取得了整体性突破,新能源产业链初步形成。

然而几年之后,随着中海油换帅,新能源在公司的战略地位急转之下,这或与其业绩欠佳不无关系。

媒体报道称,至今,中海油在新能源业务上的投资超过百亿元,但该业务除了2012年扭亏实现盈利外,其他年份均在亏损。据接近中海油高层的人士称,新能源业务一直亏损让决策层失去了继续投资发展的信心,因此决定逐步退出,项目该转卖转卖,股权该转让转让。

而在一位接近中海油的研究人士看来,“中海油原本没有必要投资新能源”,“作为公司也承担不了国家的责任”,而中海油此番剥离新能源业务行为属“改正错误也需要勇气”。

或应打持久战

“从目前情况看,中海油撤销新能源公司,剥离新能源业务说明其并不看好此项业务,但要知道新能源产业是未来的支柱型产业,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中海油做法未免考虑欠妥,建议还是慎重为好。”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对记者说。

任浩宁同时指出:“这也给同样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的‘两桶油’提个醒,不能朝三暮四,涉足新能源领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传统油气巨头涉足新能源我个人是非常赞成的,但目前新能源业务对‘三桶油’而言显然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他们不管什么时候进入都有强大的优势。”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说。

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近些年,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技术利用水平正逐步提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进程。

“对于诸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我的建议是由民企建设、国企或央企来运营,可能更能推动其发展。”任浩宁指出。

上述专家建议,传统能源公司应在不动摇主营业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重视发展新能源业务,而且“越早进入越好”,抢占制高点。

分享到:

关键字:中海油 新能源 光伏 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