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本丰田公司近日宣布,将于2015年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车的命名和生产规模将于今年底对外公布。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尚需时日。目前,通信基站领域已开始逐步推广燃料电池。
这是继去年美国纯电动车制造企业--特斯拉(NASDAQ:TSLA)宣布将大力发展燃料电池后,令国内概念再掀燃料电池行情的又一风向标事件。7日(周二)以来,连续两日复星医药、长城电工(600192.SH)、同济科技(600846.SH)、新大洲A(000571.SZ)等四只燃料电池概念股皆逆势上扬,累涨幅分别为5.87%、2.26%、2.16%和0.27%。
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尚需时日
燃料电池的扶持力度很大,“十二五”期间,科技部预算将投2亿多元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但目前燃料电池成本居高难下,且加氢、储氢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国内燃料电池汽车距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据业内人士了解,2010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总产量为58辆,其中燃料电池轿车46辆,最近几年可能示范推广的少,或者没有生产,所以没有新增产量的统计。
大智慧通讯社从安亭加氢站了解到,目前上海地区示范运行的燃料电池汽车在26辆以上,其中大巴车在6辆左右。
针对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行情况,大智慧通讯社也怀着“好奇尚异”的心理,去上海安亭加氢站进行了实地参观,并乘坐了燃料汽车的大巴车。
(附图 安亭加氢站加氢现场 大智慧通讯社摄)
该加氢站2007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固定加氢站,由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
目前该加氢站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储氢压力可大35MPa,已为上汽集团(600104.SH)、同济大学等单位研发的燃料电池汽车及世博会燃料电池车队加注过氢气。
查阅公开报道发现,目前国内比较大的燃料电池固定加氢站除了上海安亭加氢站,还有北京中关村加氢站和深圳大运会加氢站等。
北京中关村加氢站是国内首座加氢站,2006年投入使用,项目建设主要参与方有北京清能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英国BP公司,同方股份(600100.SH)、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等单位,据公开报道,目前由美国空气化工产品(AP)公司运营管理。
另外,还有深圳大运会加氢站,建设相对较晚,该项目有深圳五洲龙、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
通信基站领域已开始逐步推广燃料电池
由于燃料电池的绿色环保、环境适应性较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燃料电池在通信基站等领域已开始应用推广。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公开招标,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系统逐步走向商业化。
但考虑到燃料电池成本高、氢气运输难等因素,目前在通信基站后备电源领域的用量较铅酸及锂电池的少,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电源与节能研究部电源室主任刘郑海也表示,若燃料电池能在2016年前将成本降下来,实现综合性价比的大幅提升,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市场机会。
对于2013年联通通信基站招标项目预计采购燃料电池的情况,该人士也曾补充介绍,国家相关领导比较看好燃料电池,国内几家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的支持,2013年中国联通的通信基站后备电源投资预算中,基站用燃料电池采购额达2800万元,占电池的采购额的1%左右。
目前燃料电池企业对政府补助依赖较大
据赛迪股份(08235.HK)投资部总经理吴辉曾表示,目前国内燃料电池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补助和私募股权(战略投资),代表性企业新源动力201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503万元,而营业外收入达2106万元,其中的政府补助额达2104万元。
针对国家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卢琛钰曾介绍,中国“十二五”计划,科技部7.38亿元的电动车研发预算,其中的21%将用于燃料电池车,另外,科技部还通过了先进能源技术的预算,其中包括基于燃料电池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总投资8000万元。
该人士还补充表示,目前国内燃料电池行业以科研院所及高校为主,企业为辅的竞争格局。
大智慧通讯社多方人士了解的情况与上述观点基本吻合,目前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企业主要有--上海神力、新源动力、上汽燃料电池、中科同力、世纪富源、飞驰绿能、北京绿舍、北京金能等;研究所及高校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燃料电池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上汽集团(600104.SH)等上市公司纷纷涉足燃料电池领域
目前国内燃料电池发展的现状是,研究机构“遍地开发”,大规模商业化的时机尚未到来,尤其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燃料电池尚处于萌芽期,但上汽集团(600104.SH)等上市公司已纷纷开始布局燃料电池领域。
据大智慧通讯社简单统计发现,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涉足燃料电池及相关领域,主要有上汽集团、南都电源(300068.SZ)等。
美股普拉格能源(NASDAQ:PLUG)七个交易日累涨逾190%
7日(周二)美国清洁能源龙头公司普拉格能源宣布将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今年将为部分美国联邦快递卡车研发氢燃料电池;同日,有公开报道称,日本丰田公将于2015年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车的命名和生产规模将于今年底对外公布。
美国能源部12月下旬曾发布《燃料电池技术市场报告》 (Fuel Cell Technologies Market Report)称,美国燃料电池企业开始实现盈利。
受上述利好消息的带动,美股中燃料电池相关股票大涨。自12月底以来,在纳斯达克指数并未出现大幅波动情况下,美股普拉格能源从12月31日的1.55美元/股,一路攀升至1月8日(周三)的高位4.52美元/股,累计涨幅191.61%;另一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燃料电池股票巴拉德动力系统(NASDAQ:BLDP)也从12月31日1.52美元/股,累涨63.82%,至1月7日(周二)的2.49美元/股。
(附图 美股燃料电池主要上市公司近一个月股价表现 信息来源:新浪截图)
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燃料电池已大规模商业化推广
针对燃料电池的发展,日本、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产业化雏形已成。
卢琛钰曾介绍,日本燃料电池系统已经在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其2012年的目标是5年内斥资2000亿日元开发合成燃料技术、车用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科技;到2015年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降低80%-95%,2030年家用燃料电池达到530台。
据公开报道,在新一期的能源规划中,奥巴马政府计划在新能源领域投资20亿美元,其中氢能基础设计与燃料电池汽车的建设将成为该投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长期在美国任教的燃料电池行业专家表示,美国的目标是到2017年将燃料电池的成本降低到160元/kw,使用寿面延长到5000小时,催化剂(铂金)载量降低到每平方厘米0.125mg。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主要有氢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等。
目前常说的是氢燃料电池,通过氢气(燃料)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水同时释放出来电能,它从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