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美国科研人员日前在《美国化学学会·能源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液流电池,可通过溶解在中性PH值水中的有机分子来存储电能。这项成果使无毒、无腐蚀性且使用寿命超长的电池成为可能,并有望大幅降低生产费用。
液流电池的蓄电系统一般包含正负极两个储液罐,内装两种不同的电解液。这之间的连接部分是发电区,用一个隔膜隔开。两种电解液间隔着薄膜产生离子交换来实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储液罐越大,存储的电能越多。
液流电池可以为风能、太阳能等发电不连续且输出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的存储提供解决办法,但现有的液流电池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存储能力会下降,需要定期维护电解液。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别调整正负极电解液的分子结构,使它们可溶于水,从而研发出一种每充放电1000次只损失1%存储能力的电池,而锂离子电池一般在1000次充放电后就不能使用了。
中性PH值还能大幅降低将电池正负两极分开的隔膜的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