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液流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融科成为国际储能行业标准制定者前列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辽宁日报 发布时间:2015-09-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产学研项目的成功典范,2008年由大连博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组建,是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产品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智能微电网、孤岛供电等领域。

初秋时节,在大连普湾新区,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产业园已完成“三通一平”,厂房正紧锣密鼓地建设。项目建成后,一期建设产能将达到每年300兆瓦,预计年销售收入21亿元。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这一新建项目,不仅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将有效整合储能行业上下游产业。

目前,融科储能已为国电、辽电在法库、黑山等地的电场项目提供了10兆瓦的环保电池储能系统,为我省清洁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升发电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融科储能研发的环保科技蓄电池,解决了可再生能源替代非可再生能源最核心的问题:稳定。全钒液流电池可将不稳定的电存进“银行”,待用电高峰的时候再稳定地释放出去;更为可贵的是,产品可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融科储能已坚守十几年,甚至动用集团旗下其他公司的利润,贴补储能电池研发经费的不足。融科储能董事长刘延辉在公司全体员工大会上曾动情地说:“做环保储能电池,是我一生的梦想,更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怕烧钱。”

融科储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华民告诉记者,储能行业目前尚无统一技术标准。国际电器工业协会决定在2016年前在全世界制定出行业标准———储能行业术语标准由欧洲一公司提供,安全标准由日本一公司操作,而技术标准和电池系统测试方法则由融科储能制定。

融科储能的技术缘何得到世界的认可?

“作为储能行业的新技术,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总共才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而融科在这个领域的探索不断取得突破,仅仅10年就获得了200项国际专利,排名世界第二,科研水平相当于国际上同业30年的成果。”张华民的另一个身份是洁净能源供给实验室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973液流电池项目首席科学家:“我们不是单纯把技术注入企业,当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整个科研团队放弃了事业单位的编制,和融科捆绑在一起。”正是这些专家的加盟,使得融科的技术得以不断更新。

全钒液流电池需要大量的钒电解液,公司不但在电解液行业成为排头兵,占据市场份额的85%,同时,在高端钒领域,公司在12家世界500强公司的客户满意度达97%。融科的产品昂首走出国门,先后进军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大型储能应用市场。目前,融科储能电池商业化项目市场份额达70%。今年4月2日,融科储能出口美国的1兆瓦系统在华盛顿州安装完毕,成为欧美地区安装的最大全钒液流储能系统。

分享到:

关键字:融科 储能电池 液流电池 标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